贺<动>
奉送礼物表示庆祝
贺,以礼相奉庆也。--《说文》
不然,则重币帛,以贺其福而吊其凶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受天之祜,四方来贺。--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
叔向贺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是以贺。
何贺之有。
人皆贺之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又如:贺敬(贺礼);贺吊往还(庆贺吊唁往来应酬);贺冬(庆祝冬至节);贺厦(庆祝大厦落成)
嘉奖;犒劳;
今文余一人贺之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
又如:贺彩(奖品);贺功(庆功);贺军(犒劳将士);贺酒(表示庆贺的酒宴)
赞许;附和。如:贺曰(赞许地说);齐贺(齐声附和);赞贺(赞许)
增加,增益;
贺之结于后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又如:贺人(增加人员)
贺<名>
锡的别名。因古时以临贺(今广西贺县)出的锡最出名,因而称锡为贺
时珍曰:“…方术家谓之贺,盖锡以临贺出者为美也。”--《本草纲目》
姓。如:贺拔(复姓);贺若(复姓)
彰<形>
(会意兼形声。从彡从章,章亦声。章,显著;彡,加上修饰。本义:明显,显著)
同本义
彰,文彰也。--《说文》
彰,明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四》
彰厥有常。--《书·皋陶谟》
义理之道彰。--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
嘉言孔彰。--《书·伊训》
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得势益彰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何忧令名不彰邪?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又如:彰弥(更加显著;越发暴露);彰明昭著(彰明较著。形容非常显明);彰著(明显;显著)
文采美盛鲜明
圣谟洋洋,嘉言孔彰。--《书·伊训》
又如:彰显(昭著的事实);彰施(明施)
彰<动>
表扬,表彰;;
彰善瘅恶,树之风声。--《书·毕命》
又如:彰往考来(彰明往事,考察未来);彰宣(显扬,宣示);彰扬(宣扬;传扬)
揭示,表露
责攸之、瑀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彰败(揭破;败露);彰明(颁示;昭示);彰闻(广为传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