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〈动〉
(会意。从亼,三面合闭,从口。本义:闭合,合拢)
同本义;
合,合口也。--《说文》
公孙龙口呿而不合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引申为开合之称
合则成体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合盖隆起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四面竹树环合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绿树村边合。--唐·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暝色已合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蚌合;合上书;合祛(开闭);合喙(闭口);合盘(犹合掌);合瞑(闭目;闭目入睡)
会聚,聚合
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。--《国语·楚语下》
将合诸侯。--《周礼·秋官·司仪》
离则复合,合则复离。--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
齐桓公合诸侯。--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
公子即合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晋鄙合符。
合江夏战士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五万兵难卒合。
卒与尸合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:合众(集合众人);合族(聚合全族的人);合火(结伙,结伴);合军(集结军队);合散(聚合消散);合绪(聚集在一起)
联合;联络;。如:合盘(合伙);合出(凑合出来);合字(同伙;黑店)
结合;。如:合色鞋(用几种颜色料子凑成鞋面的鞋子)
符合,不违背。如:合机(跟事实相符);合程(合乎格式或规定的程序);合情合理;不合自然
适合
合于桑林之舞。--《庄子·养生主》
甚合孤心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合式(合适;合意);合中(适中);合折儿(合适);合景(与当时场面相适合,相般配);合折(恰当;合乎心思;合适);合他意思
合并;。如:合传(纪传体史书的创作,合两人以上的事迹作传,称合传)
覆盖;笼罩。如:合扑(面朝下扑倒);合在缺底下(蒙在鼓里)
匹配;配偶;
天作之合。--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
得耦为合。--《周礼·媒氏》注
岂合令郎君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合和(结婚姻之好;亲睦);合姓(指结婚。男女两性合为一家);合独(使鳏夫寡妇结成夫妻)
交锋。如:合刃(军队相遇,刀刃相接);合战(交战)
折算等于。如:一米合三尺
制作棺材。如:合甲(制成皮革);合寿材
应该。如:合当(合该;应当);合行(合当;应该;集中在一起);合受(应该受到)
吵架。如:合嘴(争吵);合爆(合皂。混闹;喧闹);合嘴合舌(吵架)
合掌。如:合手
回答,答。如:合要(各举简要的言辞,以互相答辩)
交媾。雌雄交尾,男女性交x。如:合盖(已得手。特指成男女情事)
合〈形〉
全部;整个;;。如:合家团聚;合府(全家);合宅(合家,合门,全家);合境(全境);合穗(合颖)
和睦,和谐,融洽
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--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
合群者也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。注:“合,谓和合群众也。”
以比黄钟之宫适合。--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
议事每不合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甚与孤合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与宁南意合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不谋而合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合心(齐心;同心);合情(和谐情感)
合〈名〉
盒子。后作“盒”x
以黑木合盛茶。--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
姓
合〈副〉
一起,共同。如:合吃;合住;合堂(同处一堂);合约(一同订约)
合〈介〉
与;向
又不好合你再要。--《红楼梦》
和。如:合会(以及;和)
合〈量〉
古时打斗时双方攻防动作叫一合,也叫一回合。如:战了五十合;两人交手数合
合<动>,<形>
闭合。如:合眼
全;总共;;。如:合县(全县)“閤”
国<名>
(会意。从“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“国”)。“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邦国)
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“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“全国”
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新书·过秦论上》
又如:齐国;晋国;郑国
国都,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。又称国城,国邑
国中九经九纬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城内也。”
三曰国禁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。注:“城中也。”
在国曰市井之臣。--《孟子》。注:“谓都邑也。”
土国地漕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愿君顾先王之宗庙,姑反国统万人乎!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国中(王城之内;国内);国人(国都中的人);国迁(国都迁徙);国阴(都城北郊);国郊(国都周围地名);国禁(古代国都中的禁令);国邑(城邑);国刑(城中施行的刑罚)
国家;;
聊以行国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国无有残。--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。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》
又如:国纪(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);国帑(国库中的钱币);国禄(国家的俸禄);国课(国税;国家税收);国器(可主持国政的人才)
古代王、侯的封地
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。--《史记·留侯之家》
孟尝君就国于薛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国租(封地的田赋)
帝王'。如:国孝(为皇帝、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);国丈(帝王的岳父);国太(帝王之母的俗称);国姻(帝王的姻亲)
部落
韩凡七十八国。伯济是其一国焉。大者万余户,小者数千家,各在山海间。--《后汉书》
地方
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。--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逝将去女,适彼乐国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家乡
侃欲逊位归国,佐吏等苦留之。--《晋书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