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告声。本义:水势浩大)
同本义
浩,浇也。从水,告声。虞书曰:“洪水浩浩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浇者,许以声训。”
浩,遶也,水大也。--《字林》
浩,浩流也。--《广雅》
浩浩沅湘。--《楚辞·怀沙》
浩浩瀚瀚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曰浩泽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又如:浩波(大波,洪波);浩汗(浩浩,浩然,浩瀚。水盛大的样子);浩洋(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)
广远;盛大;
浩浩,滔天。--《书·尧典》。传:“盛大。”
陈竽瑟兮浩倡。--《楚辞·东皇太一》。注:“大也。”
又如:浩壤(广阔的土地);浩渺(广阔无边);浩然(盛大纯一的样子;不可堵塞的样子;浩然之气的省称);浩烦(浩大繁多);浩滂(盛大)
丰富,众多
丧祭有余曰浩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。注:“犹饶也。”
又如:浩博(广大众多);浩漫(众多的样子;广阔的样子);浩穰(盛大众多的样子);浩侈(繁多)
远;无边无际;;
心飞扬兮浩荡。--《楚辞·河伯》。注:“志放貌也。”
又如:浩乎无际(广大无际);浩浩漫漫(大雾无边无际)
通“傲”。傲慢
浩倨者则不亲。--《孔子家语·三怨》
又如:浩居(浩裾,浩倨。傲倨,怠慢不恭貌)
岱<名>
(形声。从山,代声。本义:泰山的别称。也叫“岱宗”、“岱岳”。)
同本义
岱,太山也。从山,代声。--《说文》。朱按,在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。
河东岱。--《尔雅》。按,此言岱与华岳恒衡为五镇之一也。
则有九镇。又泰山为东岳。--《周礼·职方式》。按,此言岱与华霍恒嵩为五岳之长也。唐虞则言四岳,霍即衡山。
东方为岱宗者,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。--《白虎通·巡狩》
太山王者告代之处,为五岳之宗,故曰岱宗。--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注
古树森齐,聒聒幽禽鸣远岱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岱斗(泰山、北斗);岱舆(传说中的海上仙山)
古国名。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