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
验<名>
(形声。从马。佥声。本义:马名)
同本义'
验,马名。--《说文》
证据;凭证
何以为验。--《史记·晋世家》
商君之法,舍人无验者坐之。--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又如:验左(佐证;证据)
效验,灵验x;
自然之验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验方(有效验的药方);明效大验(极为显著的效验)
征象;征兆
黄为物熟验,白为人老效。--《论衡》
验<动>
检查;检验x;;
亦验其辞于正前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验之以理。--《吕氏春秋·填行论》
验之以事(用事实验证它)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欲验之,但取芦菔、地黄辈观(验:检验,证明)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历验各种僵石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验煤;验金;验护照;验数(查数);验复(复查);验实(检查核实);验试(检查试验);验解(查实后解送);验票(查单据、票证)
试验
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。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