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<名>
郁夷
郁,右扶风郁夷也。从邑,有声。--《说文》
古地名。汉置县。在今陕西省陇县西
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
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,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。--《论衡》
又如:郁朴(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,借喻缺乏教养的人)
郁〈形〉
文采美盛
周监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--《论语·八佾》
纷郁郁其远承兮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思美人》
又如:郁郁桓桓(文采明盛、勇武出众的样子)
丰盛
蜜房郁毓被其阜。--左思《蜀都赋》。注:“盛多也。”
又如:郁毓(丰盛的样子);郁霭(云彩盛多的样子)
美好。如:郁穆(和穆美好的样子)
香气浓郁
践椒涂之郁烈。--曹植《洛神赋》
又如:郁芬(浓烈的香气);郁攸(火气;灼热之气);郁郁青青(香气馥郁,青葱繁茂的样子)
郁<形>
(形声。从邑,有声。“郁”本是地名,又作姓。“鬱”为形声,从林,鬱(鑹??)省声。本义:繁盛的样子)
同本义x;
鬱,木丛生也。--《说文》
郁彼北林。--《诗·秦风·晨风》
郁郁园中柳。--《古诗》。注:“茂盛也。”
桑榆郁相望,邑里多鸡鸣。--唐·王维《赠房卢氏琯》
又如:郁秀(茂密秀丽);郁茀(郁勃。茂盛的样子);郁茂(茂盛)
隆盛;繁多
洛阳云树郁崔嵬。--元·杨果《洛阳怀古》
又如:郁盎(旺盛,引申为久长);郁绿(深绿);郁翠(苍翠,浓绿);郁雾(浓雾)
忧郁;;
故乐愈侈,而民愈郁,国愈乱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训》
又如:郁尼(郁悒不申);郁邑(郁悒);郁忡忡(忧虑不安的样子);郁沉(忧郁沉闷)
郁<动>
积聚
郁浊困滞。--《管子·中匡》
又如:郁酿(积聚掺和);郁黑(因湿热郁积而变黑);郁伏(蕴藏隐伏);郁聿(蕴积);郁浃(蕴结满溢);郁云(积云)
怨恨;愤怒
或有宛足郁怒。--傅毅《舞赋》
又如:郁伊(忧愤郁结);郁怨(怨恨郁结)
郁积,阻滞
精气郁也。--《吕氏春秋》。注:“不通也。”
郁湮不育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:“滞也。”
忠良切言皆郁于胸。--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
又如:郁陶(忧思郁积,思念的样子);郁噎(阻塞,郁积)
孝<动>
(形声。从老省,从子。本义: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)
同本义;
孝,善事父母者。--《说文》
孝利亲也。--《墨子经》
子爱利亲谓之孝。--《贾子道术》
慈惠爱亲为孝。协时肇享为孝、五宗安之曰孝,秉德不回曰孝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众之本教曰孝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夫孝,德之本也。又,天之经也,民之行也。--《孝经》
孝,文之本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孝,礼之始也。--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
中和祗庸孝友。--《周礼·大司乐》
靡有不孝,自求伊祜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孝悌之义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性婉顺有容德,事父母以孝闻。--《旧唐书》
又如:孝弟(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);孝慈(孝顺父母,慈爱幼弱);孝养(孝顺父母,奉养父母)
祭,祭祀。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
禹,吾无间然矣。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…--《论语》
能继先人之志
追孝于前文人。--《书·文侯之命》
居丧
后丧母,居丧,哀毁骨立。人云:“崔九作孝,风吹即倒。”--《北史·崔逞传》
又如:孝门(孝悌之家);孝家(居丧守孝的人家);孝堂(灵堂)
孝敬'。如:孝爱(孝敬爱重)
孝<名>
丧服,孝服。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(尤指中国)或黑色服装、黑纱或黑色标志(尤指西方各民族)
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了武大,那里肯戴孝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孝白(举丧时穿的白色孝服);穿孝;带孝;挂孝;重孝;热孝;脱孝
服丧期。如:守孝;有孝;忘了孝未满;孝衣
穿孝
又指办丧事仪式
崔九作孝,风吹即倒。--《北史》
又如:吊孝;谢孝
居丧的人
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。--《世说新语》。按:时谢玄居父丧,故称谢孝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