渝<动>
(形声。从水,俞声。本义:水由净变污,引申为改变,变)
同本义(')
渝,变污也。--《说文》
渝盟,无享国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--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明誓固在,不可渝也。--《宋史》
又如:渝涅(由白变黑。比喻更改初衷);渝移(变易);渝节(变节);渝变(变更,变化)
引申为违背。如:渝言(食言,背弃前言);渝约(违约,失约);渝盟(背叛盟约)
泛滥
沸溃渝溢。--木华《海赋》
又如:渝溢(盈溢)
通“输”。通达
弗震弗渝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渝食于野。--《墨子·非乐上》
其以先后智渝者也。--《管子·侈靡》
渝<名>
中国四川省重庆市的别称。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
弟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有绳索围绕于“弋”,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。绳索捆束木桩,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“次第”。本义:次第)
同本义
弟,韦束之次第也。--《说文》
乱必有弟。大乱五,小乱三。--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
弟弟
男子先生为兄,后生为弟。--《尔雅·释亲》
如兄如弟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称小功以下为兄弟,大功以上为昆弟。--《仪礼·丧服》
联兄弟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兄弟婚姻嫁聚也。”
又如:弟老的(排行最小的);弟郎(兄弟);弟兄相狱(兄弟相互诉讼);弟昆(弟兄);弟息(弟弟与儿子);弟道(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)
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。如:表弟;堂弟;弟长(年少者与年长者)
朋友相互间的谦称--多用于书信中“”。如:小弟;愚弟
门生;学生。如:徒弟;弟子孩儿(骂人语。婊子养的,妓女生的孩儿)
古代亦称妹为弟
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,兄弟也。--《孟子》
弟<动>
通“悌”。敬爱兄长
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兴?--《论语·学而》
国有礼有乐,有诗有画,有善有修,有孝有弟,有廉有辩。--《商君书·去强》
能以事亲谓之孝,能以事兄谓之弟,能以事上谓之顺,能以使下谓之君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僚友称其弟也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