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右手形,本左右的“右”。从“又”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:右手)同本义。后作“右”
又,手也,象形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此即今之右字。”
又<副>
复,再,再一次
敝予又改为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天命不又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又命之。--《仪礼·燕礼》
又试之鸡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读了又读;又是他;又问;又起个窖儿(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);又称;又说
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
东出于陶邱北,又东至于荷,又东北会于汶,又北东入于海。--《书·禹贡》
又如:又打又闹;又惊又喜;又哭又笑
而且,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
未可明诏大号…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、删密、锄正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又如:路很近,车子又快,一会儿就到
连词。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如:一年又三个月;二又三分之一
表示轻微转折。如:我原来想去,现在又不想去了
表示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。如:一年又一年;一月又一月
加之。如:除了拖拉机,又添了一台插秧机
另外;
周处…为乡里所患…又义兴水中有蛟…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群<名>
(形声。从羊,君声。本义:羊群;兽群;人群)
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;
群,辈也。--《说文》
兽三为群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或群或友。--《诗·小雅·吉日》
三百维群。--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
大夫不掩群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群疑满服,众难塞胸。--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
故近者聚而为群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又如:群才(有才能的人们);群生(一切生物);群立(站立在人群中);群有(佛教指众生或万物);群儿(一群小儿。多用作轻蔑之辞);群品(万事万物;佛教指众生)。也指其他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。又如:猪群;马群;大鱼群
朋辈。如:群好(互相亲善的人们);群季(诸弟);群朋(互相依附,结为党与);群流(同辈);群萃(同类;侪辈)
百姓。如:群元(指人民、百姓);群口铄金(众口铄金。形容舆论影响的强大或比喻人多口杂,足以混淆是非)
集团,社会集体
又有大者,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,以安其属。--唐·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又如:群法(社会法则);群治(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);群俗(社会风尚)
泛指多数
指人
王为群姓立社,曰大社。--《礼记》
指事物
猎者张罗,百兽群拢,或得或失。--《论衡》
群<量>
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;;。如:一群天鹅;一群野火鸡;一群白蚁
群<动>
聚集;会合,联合;
而群天下之英杰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--《论语》
以避群害。--明·李渔《闲清偶寄·种植部》
群聚而笑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群怪聚骂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:群而不党(聚集在一起,却不结党);群曲(合唱的曲子。大多为一人引端,众人和声);群行(结队而行);群萃(事业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);群处(成群地相处)
随俗
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,退又不能群彼数子。--《后汉书》
群<形>
众多;;
愠于群小。--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
赵王悉召群臣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群从所得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群响毕绝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以孤羊投群狼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群士(众官,百官;众学士);群有(指万物);群司(百官,众官。同群士);群枉(众多奸邪的小人);群英(众多有才能的人);群从(指众子侄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