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右手形,本左右的“右”。从“又”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:右手)同本义。后作“右”
又,手也,象形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此即今之右字。”
又<副>
复,再,再一次
敝予又改为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天命不又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又命之。--《仪礼·燕礼》
又试之鸡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读了又读;又是他;又问;又起个窖儿(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);又称;又说
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
东出于陶邱北,又东至于荷,又东北会于汶,又北东入于海。--《书·禹贡》
又如:又打又闹;又惊又喜;又哭又笑
而且,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
未可明诏大号…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、删密、锄正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又如:路很近,车子又快,一会儿就到
连词。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如:一年又三个月;二又三分之一
表示轻微转折。如:我原来想去,现在又不想去了
表示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。如:一年又一年;一月又一月
加之。如:除了拖拉机,又添了一台插秧机
另外;
周处…为乡里所患…又义兴水中有蛟…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今<名>
(会意。从佶亼。本义:现在)
同本义
今,是时也。--《说文》
今,时辞也。--《苍颉篇》
迨其今兮。--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
于今三年。--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吾今召君矣。--《史记·汲郑传》
今行而无信,则秦未可亲也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今其室十无一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今之高爵显位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今年四月。(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即戊戌年。四月,旧历。公历是六月。)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今朝三明朝四(指一天天地推诿、拖延);今雨(新近结交的朋友);今愁古恨(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);今下(现时,眼下);今夕何夕(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谓此良辰)
现代;当代。与“古”相对
今之乐,犹古之乐也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又如:今上(帝制时代,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);今体(当代所通行的诗、文、书法等体裁。别于古体而言);今字(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。即:楷书;隶书)
通“金”。如:今蝉蜕壳(金蝉脱壳。今,通“金”。比喻用计谋逃脱)
姓
今〈副〉
即将;立刻;马上;;
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,吾属今为之虏矣!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今〈连〉
假使,如果
今有人于此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,必为鲧禹笑矣。(今,如果。)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今王鼓乐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今括一旦为将。--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
今若断斯织。
今〈代〉
这,此。如:今次(这次);今遭(这一回);今早(今朝;今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