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,表示以手相助。本义:朋友)
同本义
友,同志为友。--《说文》
君子以朋友讲习。--《易·兑》。疏:“同门曰朋,同志曰友。”
联朋友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与朋友交。--《论语》
太丘与友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--唐·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
偕数友出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是芋视乃友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朋友之交,至于劝善规过足矣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又如:挚友(亲密的朋友);友生(朋友)
职官名。王官之近臣
王置师、友、文学各一人…友者因文王、仲尼四友之名号。--《晋书》
又如:友学(职官名。“友”与“文学”的合称。为辅佐、侍从之官)
借指兄弟。如:友于之谊(兄弟间的情谊);友于(惟孝友于兄弟;兄弟友爱;借指兄弟);友弟(友悌。兄弟相友爱。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)
同伴,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。如:酒友;赌友
同一所教会、学校、班级、职业的成员,,,。如:教友;校友;工友等
友<动>
互相合作
友,有也,相保有也。--《释名》
结交,与…为友
瓒深与先主相友。--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
古之高士,不臣天子,不友诸侯,…--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又如:友其人;友结(结交);友直(与正直的人交朋友);友仁(与仁者交朋友)
给予帮助或支持
出人相友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攀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樊声。本义:拉,牵)
同本义
攀,引也。--《广雅》
右手攀右趾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攀恋(攀住车辕,恋恋不舍);攀辕(拉住车把)
攀援,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
将士皆攀木援崖,鱼贯而进。--《三国志·邓艾传》
攀草牵棘,…石崖侧削则援崖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攀引(攀援);攀延(攀附他物延伸);攀沿(犹攀缘);攀云(攀附青云而上升。后比喻仕进);攀倚(攀援依傍);攀进(攀缘行进)
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;高攀
两府攀陪十五年,郡中甘雨幕中莲。--唐·罗隐《乌程》
又如:攀教(高攀求教);攀风(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);攀亲托熟(认作亲戚熟友)
攀比
窃攀屈宋宜方驾,恐与齐梁作后尘。--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
又如:攀引(犹攀比);攀追(攀比追随;攀高追远)
依附
逊小心谨慎,徒以攀附至贵显。--《宋史·张逊传》
又如:攀依(攀附,依附);攀陪(依附);攀违(谦词,谓有违于依附);攀鳞(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)
援引。如:攀引(援用;引用);攀扶(援引扶助);攀例(援引为例)
牵涉;牵扯;
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,我已拿下廷尉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攀指(诬供牵连);攀染(诬供牵连);攀连(诬供牵连);攀诬(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);攀害(诬供陷害)
追;赶
燕、许有作,方欲上攀秦、汉。--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
摘取;
攀桃李兮不忍别,送爱子兮沾罗裙。--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
唐昌玉蕊花,攀玩众所争。--白居易《白牡丹和钱学士作》
又如:攀玩(折取玩赏);攀搴(折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