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〈名〉
(会意。从“冖”(用布帛蒙覆。从“元”(人头),从“寸”(手)。意思是: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,即“冠”。本义:帽子)
同本义
冠,弁冕之总名也。--《说文》
冠至尊也。--《礼记·问丧》
缁布冠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:“今小吏冠。”
凡甸冠弁服。--《周礼·司服》
怒发上冲冠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新沐者必弹冠。--《楚辞·渔父》
冠盖相望,乘坚策肥。--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小民罢市,丧出江上,白衣冠送者夹岸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峨大冠,拖长绅者,昂昂乎庙堂之器也,果能建伊皋之业耶?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又如:衣冠整齐;怒发冲冠;二十而冠;冠礼;冠巾;冠玉(帽子上装饰的美玉。后多用来指代美男子);冠佩(帽子与佩玉。亦指官吏士绅);冠绶(礼帽与印绶)
顶端。如:群芳之冠;冠石(以三石为足而耸立于地的大石)
指突起像帽子的东西-。如:树冠;花冠;冠珥(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);冠锈病
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
旋见鸡伸颈摆扑,临视,则虫集冠上,加丁不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如:鸡冠
姬<名>
(形声。本义: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)
水名。相传为黄帝所居
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黄帝的姓,
黄帝君姬水,以为姓。--《说文》
昔少典,取于有峤氏,生黄帝炎帝,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,成而异德,故黄帝为姬,炎帝为姜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按,轩辕子二十五人,惟青阳与仓林氏得姓姬。
尧立后稷以为大农,姓之曰姬氏。--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。按,姬姜为古大姓,姬本黄帝裔,故尧赐姓姬也。
周人以后稷(黄帝之后)为祖,亦姓姬。又如:姬国(姬姓之国。指周王朝);姬化(周文王姬昌的德化);姬公(周公姬旦;周文王姬昌);姬文(周文王)
古代称帝王的妾
毋曰薄姬。--《汉书·文帝纪》。注:“内宫也。”
王姬、徐姬、蔡姬。--《史记·齐世家》。索隐:“众妾之总称。此名之不正者。”
宠姬郑袖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侍姬;姬人(妾);姬侍(侍妾);姬妾(妾);姬媵(妾);姬仆(家妓;婢妾)
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
妖姬静女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又如:艳姬;仙姬
歌女。如:歌姬;一代名姬
美女的代称
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,罢钟鼓之乐。--《吴越春秋》
周朝的代称。周人为姬姓,故以之相代
姬汉旧邦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又如:姬周(周朝);姬汉(周朝和汉朝);姬刘(周朝和汉朝);姬姜(春秋时,周王室姓姬,齐国姓姜,二姓常通婚姻,因以“姬姜”为贵族妇女之称。泛指美女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