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,表示以手相助。本义:朋友)
同本义
友,同志为友。--《说文》
君子以朋友讲习。--《易·兑》。疏:“同门曰朋,同志曰友。”
联朋友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与朋友交。--《论语》
太丘与友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--唐·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
偕数友出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是芋视乃友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朋友之交,至于劝善规过足矣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又如:挚友(亲密的朋友);友生(朋友)
职官名。王官之近臣
王置师、友、文学各一人…友者因文王、仲尼四友之名号。--《晋书》
又如:友学(职官名。“友”与“文学”的合称。为辅佐、侍从之官)
借指兄弟。如:友于之谊(兄弟间的情谊);友于(惟孝友于兄弟;兄弟友爱;借指兄弟);友弟(友悌。兄弟相友爱。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)
同伴,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。如:酒友;赌友
同一所教会、学校、班级、职业的成员,,,。如:教友;校友;工友等
友<动>
互相合作
友,有也,相保有也。--《释名》
结交,与…为友
瓒深与先主相友。--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
古之高士,不臣天子,不友诸侯,…--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又如:友其人;友结(结交);友直(与正直的人交朋友);友仁(与仁者交朋友)
给予帮助或支持
出人相友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皋<名>
(形声。白形本声。湖边的地得日光最早。本义:泽边地。“臯”为“皋”的俗字)
同本义。泛指岸边,水旁陆地
皋,此字当训泽边地也。从白。白者,日未出时,初生微光也。圹野得日光最早,故从白,从本声。俗字作臯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牧隰皋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亭皋千里。--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河溢皋陆。--《史记·孝武纪》
江皋河濒。--《史记·贾山传》
步余马兮山皋,邸余车兮方林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又如:皋渚(水边地);皋陆(水边平地);皋隰(水边低湿地);皋浒(高岸和水边);皋壤(泽边洼地);皋兰(生于水泽边的兰草)
沼泽
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--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
江皋河濒,虽有恶种,无不猥大。--《汉书·贾山传》
又如:皋泽(沼泽地带);皋薮(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);皋壤(泽边之地);皋原(沼泽和原野);皋圃(池泽园圃)
水田
耕东皋之沃壤兮。--《文选·潘岳·秋兴赋》
高地
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--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
皋比。虎皮;古人坐虎皮讲学。后因以指讲席
公子偃……自雩门窃出,蒙皋比而先犯之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,果能授孙、吴之略耶?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余两幼儿曰橙曰陶,丈为启蒙,设皋比焉。--清·龚自珍《哭郑八丈》诗自注
通“鼓”。如:皋鼓(大鼓名);皋陶(鼓的木框)
通“高”。如:皋檠(高的灯架);皋门(古时王宫的外门)
农历五月的别称。如:皋阴(五月的寒气)
皋〈形〉
通“高”。与下卑相对
通“咎”(楪??))。罪过;
鲁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--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