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<形>
(本作勈,或作恿。形声。从力,甬声。从力,与力气有关。本义:果敢,胆大)
同本义
勇,气也。--《说文》
无拳无勇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尔勇伊何。
勇志之所以敢也。--《墨子经上》
勇,文之帅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知死不辟,勇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勇于就死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若素名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兴甚勇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勇而多艺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忠勇(忠诚而勇敢);英勇(勇敢出众);勇悍(勇敢强悍);勇烈(勇敢猛烈);勇夫(勇敢的人);勇功(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);勇沉(勇敢沉着);勇果(勇敢果断)
勇猛;凶猛
勇悍果敢,取众率兵,此下德也。--《庄子》
勇,天下之凶德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
每战,常陷陈却敌,勇冠腾军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神勇(形容人非常勇猛);骁勇(勇猛);勇鸷(勇猛强悍)
勇<名>
勇气,勇力;
可使有勇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勇冠三军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其勇过人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,也泛指士兵。如:乡勇;勇丁(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);游勇(指失去统属的士兵)
姓
材<名>
(形声。从木,才声。本义:木材,木料)
同本义
材,木梃也。--《说文》
五曰材贡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驾而乘材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横木也。”
无所取材。--《论语》。郑注:“无所取于桴材。”
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,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材朴委积兮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又如:木材;材器(材木与器物)
泛指原料、材料
饬化八材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珠、象、玉、石、木、金、革、羽也。”
其材足以备器用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献材于殡门外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注:“明器之材。”
又如:钢材;器材;木材;就地取材
资料;。如:教材;题材;素材
人的体貌。如:身材(身体的高矮和胖瘦)
资质;本能。如:蠢材(笨家伙);因材施教
棺木。如:寿材;材铺(棺材店)
通“才”。才能,能力;
任官惟材,左右惟其人。--《书·咸有一德》
士脩身功材。--《管子·五辅》。注:“材谓艺能。”
通“财”。财物;
广辟土地,著税伪材。--《墨子·公孟》
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。--《荀子·君道》
材伎之士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