映<动>
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:照)
同本义
映,明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日阴曰映。--《通俗文》
冠盖相映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映日荷花别样红。--宋·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映日不可逼视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映耀(辉映;照耀);映日(映照着日光);辉映(照耀,映射)
反映,因光线照射而显出
狭石分花径,长桥映水门。--北周·庾信《咏画屏风》
又如:垂杨柳倒映在水里;放映(利用强光装置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墙上);映入眼帘
映衬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--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又如:映协(互相映衬和协);映媚(互相映衬而成一种美的景致)
遮;隐藏
疏条交映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又如:映掩(掩映);映身(隐身);映蔽(遮蔽)
映<名>
阳光
山岗有余映,岩阿增重阴。--王粲《七哀》
未时。午后一到三时
梁元帝《纂要》云:“日在午曰亭,在未曰映。”--明·杨慎《丹铅续录》
芬〈名〉
(会意。从艸,从分,分亦声。本义:香气)
同本义
芬,草初生其香分布也。--《说文》
芬,芬香也。--《广雅》
天地之行分、苦味也。--《春秋繁露》
苾苾芬芬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芬馥肸蚃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
芳菲菲而难亏兮,芬至今犹未沬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又如:芬苾(芳香);芬烈(香气郁烈);芬郁(香气浓郁;亦谓芳香和腐臭)。使感到芬芳
至其可人之口者,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特别好闻的香气
流芬赋采,风靡云旋。--潘岳《芙蓉赋》
比喻盛德或美名;
扬芬千载之上。--《晋书·桓彝传》
又如:扬芬千载(扬名千年);芬烈(喻功业盛美)
通“粉”。米细末,化妆用的粉末
五隐之状,黑土黑苔,青怵以肥,芬然若灰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
芬〈形〉
和,和好
芬,和也。--《方言十三》
又如:芬芗(和调)
通“纷”。乱,杂
乘玄四龙,回驰北行,羽旄殷盛,芬哉芒芒。--《汉书·礼乐志》
又如:芬芬(纷纷。杂乱的样子)
通“坟”。隆起的样子-
五壤之状,芬然若泽、若屯土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