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<动>
应当,应该
应,当也。--《说文》
应,当也。--《尔雅》
文王既勤止,我应受之。--《诗·周颂·赉》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。--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应是良晨好景虚设。--宋·柳永《雨霖铃》
凡所应有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应得之资。
不应重罚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法应立决。
又如:应然(应该如此);应伯爵(白吃白喝。“应白嚼”之谐音);应合(应当;该当);应是(应当是)
答应,允许(.)
桓侯不应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又如:应候(应承);应诺(答应;应承);应许(答应;允许);应准(答应;说定);应允(答应,允许);提出的条件他都应了;是我应下来的任务
认为是;是;;。如:应真(方是真话);应缘(大概是)
应<名>
所有;全部
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;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。--宋·苏辙《再论京西水柜状》
又如:应干(一切有关的)
古国名,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
姓。如:应阮(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、阮瑀的并称);应叟(三国魏的应璩);应陈(应玚和陈琳的并称)
应<动>
应和,响应
龟往离散以应我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齐王不应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宋王无以应。--《吕氏春秋·顺说》
桓侯不应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河曲智叟无以应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佣者笑而应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宜多应者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杀之以应陈涉。
云集响应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应者近万人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金色而玉应。--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每闻琴瑟之声,则应节而舞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一呼百应;里应外合;应口(还嘴;对答);应昂(答应);应嘴(答话,回嘴);应响(回声);应机赴节(依照节拍敲击演奏);应合(应和配合;应和);应佛僧(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);应令(响应诏令)
受;接受;
迫切不得已,乃应命至都。--《南史·虞荔传》
又如:应事(承担事务);应役(受征召服劳役);应供(接受奉养);应约(接受约请)
符合;适应;顺应;
六合正相应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得心应手;应天顺人(适应天命,顺从人心);应化(顺应变化)
应付;对付
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又如:应接不暇;应急屎坑(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);应故事(按照老规矩,敷衍塞责);应难(应付危难)
感应;应验;;
令兄托梦,莫非应在此人身上。--《说唐》
又如:应兆(应验的征兆);应劫(应验劫运);应符(应验符命);应瑞(应验祥瑞)
对敌方回击、迎击;
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
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
卢沟桥的烽火一起,我们挺身迎战。--闻一多《愈战愈强》
又如:应敌(迎击来敌)
支付;供给;。如:应门(当家;支撑门户);应副(应付。供给;支应)
许配
以我应他人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法<名>
(会意。从“水”,表示法律、法度公平如水;从“廌”,即解廌,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,据说,它能辨别曲直,在审理案件时,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。基本义:刑法;法律;法度)
同基本义;;;
灋,刑也。平之如水。从水,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,从去,会意。--《说文》
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。--《易·蒙》
惟作五虐之刑曰法。--《书·吕刑》
法者,刑罚也。所以禁强暴也。--《盐铁论·诏圣》
杀戮禁诛谓之法。--《管子·心术》
礼者禁于将然之前,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。--《大戴礼记》
失期,法当斩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故治国无法则乱,守法而弗度则悖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
法虽今而在。
又如:合法;犯法;法禁(刑法和禁令)
法令;规章;制度
汉法令非行也。--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
又如:法日(制度规定的日子)
标准;模式;;
匹夫而为百世师,一言而为天下法。--宋·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
又如:法戒(楷式和监戒)
方法;办法
凡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。--《孙子·九变》
其法,用胶泥刻字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。--《梦溪笔谈·采草药》
又如:用法;分类法;法套(办法);法儿(法子;办法)
法拉,电容的制实用单位,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
尊称佛家的事物
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。--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又如:法施(以佛法度人);法嗣(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。后亦泛指继承人);法界(佛教指整个现象界);法华(佛经名。《妙法莲华经》的简称。佛教主要经典之一)
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
杂家者流,盖出于议官。兼儒、墨,合名、法。--《汉书》
法术,即用念咒、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。如:仗剑作法
法国的简称
余闻法人好胜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姓
法〈动〉
合法
其于诸侯之求索也,法则听之,不法则距之。--《韩非子·八奸》
效法x
则文王不足法与?--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法其所以为法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垂诸文而为后世法。--唐·韩愈《答李翊书》
又如:法常可(效法通常的做法。常可,指旧制度);法天(效法自然和天道);法古(效法古代);法循(效法遵循)
守法
夕受而不法,朝斥之矣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依法处治
商鞅将法太子。--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