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<形>
(形声。从刀,冈声。本义:坚硬)
同本义
刚,坚也。--《增韵》
刚,彊断也。--《说文》
挢然刚折。--《荀子·臣道》
断之以刚。--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--《诗经·烝民》
又如:刚巨(坚硬锐利的爪);刚条(坚硬的树枝);刚木(木质坚硬的树木);刚土(硬土)
坚强
刚,强也。--《广韵》
柔弱胜刚强。--《老子》
刚而塞。--《书·皋谟》
吾未见刚者。--《论语·公冶长》
强者必刚斗其意。--《商君书·立本》
鲍叔牙为人,刚愎而上悍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子曰:“刚毅木讷,近仁。”--《论语·子路》
又如:刚明(严明);刚绠(刚强正直);刚气儿(刚强的气质);刚傲(刚强傲岸);刚猛(刚强勇猛)
刚正,刚直方正
瑞生平为学,以刚为主,因自号刚峰,天下称刚峰先生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祭彤武节刚方,动用安重。--《后汉书·祭彤传》论
又如:刚特(刚正而不随流俗);刚峭(刚正严峻);刚亮(刚正信实);刚方(刚直方正)
倔强固执
性刚愎,好自用。--《金史·赤盏合喜传》
又如:刚戾(固执凶暴;不讲道理);刚褊(固执而气量狭小);刚求(强求);刚隘(刚愎褊急);刚狠(刚愎)
刚直
然而刚肠激发,不遑辞候,惊扰宫中,复忤宾客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允性刚棱疾恶。--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
又如:刚硬(刚直倔犟);刚棱(刚直而有锋芒);刚折(刚直不阿);刚切(刚直恳切)
年富力强,坚强有力。如:刚捷(刚健敏捷);刚武(刚健勇武)
刚<副>
表示行为、动作只及于某个范围,相当于“仅仅”、“只”。如:这山洞刚能容一人进去;刚强(偏偏,偏要)
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,有“不多不少”的意思,相当于“恰好”。如:水刚剩下一杯了
表示动作、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,相当于“刚才”
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叫明月送将来。--宋·苏轼《花影》
又如:战斗刚结束;刚然(刚,刚刚);刚子(刚只。刚刚,刚才)
用在复句里,后面用“就”等相呼应,表示两件事紧接着进行。如:刚进教室,上课铃就响了
鳞<名>
(形声。从鱼,粦声。本义:鱼甲)
同本义,.
鳞,鱼甲也。--《说文》
鳞罗布烈。--扬雄《羽猎赋》
鳞浪层层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鳞爪飞扬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朱鳞大鬣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鳞爪(喻残存、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);鳞沦(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);鳞接(密接如鱼鳞);鳞萃(荟萃如鱼鳞)
鳞片状物.
鳞,甲也。--《广雅》
其动物宜鳞物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动物学名词。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,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。如:鳞鼠(野鼠的一种。身有鳞甲,故名)
植物学名词。如:鳞叶
鱼的代称
鳞集仰流。--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。注:“鳞集,相次也。”
呷浪之鳞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锦鳞游泳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鳞族(鱼类);鳞羽(泛指鱼类和鸟类);鳞物(指鱼类);鳞鸿杳绝(杳无音信);鳞集仰流(鱼群迎向上游。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)
有鳞动物的总称
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。--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
介鳞夏食冬蛰。--《易·主命》
又如:鳞介(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);鳞虫(有鳞的动物)
姓
鳞比
像鱼鳞般地依次排列
方庄小区高楼鳞比
鳞波
-像鱼鳞一样的波纹
鳞次
像鱼鳞那样密密排列
京城十二衢,飞甍各鳞次。--鲍照《咏史》
鳞次栉比
,;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
码头上新建的仓库鳞次栉比
鳞集
()群集
五台山上庙宇鳞集
鳞甲
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。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
鳞茎
植物学句词,地下茎的一种
鳞浪
像鱼鳞似的细浪
鳞浪层层,清澈见底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鳞鳞
,∶形容多得像鱼鳞
高手鳞鳞
蹲石鳞鳞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∶形容云层、波纹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
波光鳞鳞
鳞片
任何通常是平的或多少带有甲壳质化了的昆虫身上的派生物(就像那些包在大多数飞蛾和蝴蝶翅膀上的东西一样)
鱼鳞
经改造过的叶子中之一片,用来保护大多数处于含而未放状态的种子植物
鳞片
;成为鳞状细小紧贴的单体
鳞屑
从复层鳞状上皮表层脱落下的碎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