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〈动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“己”,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;右边是“攴”,象以手持杖或执鞭。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。本义:改变)
同本义
改,更也。--《说文》
敝予又改为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缁文》
盖改葬也。--《公羊传·庄公三年》
回也不改其乐。--《论语·雍也》
改取一个挟之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改居则请退可也。--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执政未改。--《国语·鲁语下》
前图未改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--唐·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,度义而后动,是而不见可悔故也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又如:改容加饰(改变神气而加以奖饰);改适(改嫁);改教(改任执教);改律(改变法规);改视(改变看法;另眼相看);改节(改变节操)
改正;纠正
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--《论语·述而》
始知为人情所患,有自改意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又如:改励(改过自勉);改悟(醒悟改过);改悛(改悔)
修改;修订。如:衣服太大,往小里改一改;改作文;改文章;改纂(改写);改笔(指修改后的文字)
改<副>
重新;再;
缁衣之好兮,敝予又改造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又如:改卜(重新占卜;另行选择);改口沓舌(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);改作(重制;另制);改析(重新划分);改撰(重新撰写)
另行;改任
后公改两广,太监泣别,赠大珠四枚。--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明年正月,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,道改南吏部右侍郎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又如:改聚(另行增加民众);改置(另行设置);改授(另行授予官职);改除(另行授官);改取(另行采择)
改〈名〉
姓
娥<形>
(形声。从女,我声。本义:女子容貌美好。常“娥媌”、“娥娥”、“娥姣”等连用,形容女子美貌)同本义
娥媌靡曼者。--《列子·周穆王》。注:“妖好也。”
又如:娥姣(容貌美好);娥苗(妖艳美好)
娥<名>
美女。如:娥流(女流);娥妆(美女的妆饰);娥苗(轻盈美丽的女子);娥辉(女子的光彩)
借指眉毛。如:娥翠(女子细长而黑的眉);娥绿(即螺黛。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)
传说中尧女舜妻的字,
娥,帝尧之女舜妻娥皇字也。秦晋谓好曰姪娥。--《说文》
又如:娥皇女英(相传是尧的两个女儿,同嫁给虞舜为妃。后舜出巡时死于苍梧之野,她二人奔丧到南方,投湘水而死)
嫦娥的简称',。如:娥轮(月亮的别称);娥月(月亮的别称。传说月中有嫦娥,故称);娥魄(月亮);娥轮(月亮);娥影(月光。指镜中美人的影子或月中的嫦娥)
娥眉
∶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
∶漂亮的女人,美女
娥眉月
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