荫<名>
(形声。从艸,阴声。本义:树阴)
同本义
荫,草阴也。--《说文》
荫,草阴地也。--《广韵》
赵盂视荫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注:“荫日景也。”
玉足以庇荫嘉谷。--《国语·楚语下》
荫不祥之木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。注:“荫,木景也。”
武王荫暍人于樾下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》
树成荫而众鸟息焉。--《荀子》
又如:树成荫而众鸟息;垂荫万亩;荫樊(树荫浓密)
日影。如:荫影(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)
指地窖或暗室;
则一荫之曲豉,尽美而多量。--《潜夫论·德化》
又如:荫室(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,如窑洞、地窖之类)
荫<动>
字亦作廕。遮蔽
若君实庇廕膏泽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本根无所庇荫矣。--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榆柳荫后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有松可荫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又如:荫干(阴干);荫屋(遮蔽不通风的地窖)。借指庇护
夫为人君者,荫德于人者也。--《管子》
又如:荫附(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)
荫<名>
庇荫().'。封建时代,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、得官
武王荫暍人于樾下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》
少以父荫。--《隋书·柳述传》
继子荫孙图富贵,更无一个肯回头!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荫恤(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);荫籍(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);荫生(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)
农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林,从辰。古代森林遍野,如要进行农耕,必先伐木开荒,故从“林”;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,故从“辰”。小篆认为从晨,囟声。从“晨”,取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之意。本义:耕,耕种)同本义
农,耕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耕必作于晨,故从晨。
辟土植谷曰农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农,天下之大本也。--《汉书·文帝纪》
贫生于不足,不足生于不农。--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殴民而归之农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农家子(村野耕作之人);农舆(耕作用的车);农战(从事农耕,以为攻战之本);农月(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)
通“努”。努力,勉力;x
小人农力以事其尚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
农<名>
农业
方今之务,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。--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又如:务农(从事农业生产);农田水利;农林牧;农末(农业和商业);农政(有关农业的政令、制度);农书(有关农业的书)
农民
士农工商,四民有业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待农而食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
农不出则乏。
又如:自耕农;小农(个体农民);老农;花农;菜农;果农;奶农
古代的田官
飨农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又如:农正(古官名。掌农事及农祈);农父(古官名。司徒的尊称);农师(古官名。掌农事)
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,九流中“农家”的简称
姓
农<形>
勤勉;;
耕者用力不农,有罪无赦。--《管子·大匡》
通“醲”。浓厚;
农用八政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郑玄:“农读为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