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〈动〉
(形声。从辵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夆声。本义:遭逢,遇见)
同本义;
逢,遇也。--《说文》
魑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--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
而亲以逢殆。--《楚辞·天问》
又
逢彼白雉。
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--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落花时节又逢君。--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相逢何必曾相识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逢辰(遇到好的时刻);逢会(遇到时机;相会,会合);逢场(遇到或到达某场合);逢晤(当面相遇)
迎,迎接
道而得神,是谓逢福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。注:“逢,迎也。”
逢君之恶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主人能爱客,终日有逢迎。--唐·王维《与卢象集朱家》
迎合
逢君之恶其罪大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又如:逢君(迎合君主的心意);逢意(迎合他人心意);逢合(迎合);逢恶导非(逢迎坏人,助长恶行)
逢〈形〉
大的
子孙其逢。--《书·洪范》
丘少居鲁,衣逢掖之衣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又如:逢掖(宽大的衣袖);逢长(久长);逢衣(古时儒者所穿的一种宽袖衣)
通“丰”
壮大,茂盛;
身其康强,子孙其逢吉。--《书·洪范》
又如:逢昌(壮大昌盛)
宽大
逢衣浅带,解果其冠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汝逢衣徒也。--《列子·皇帝》
逢〈名〉
通“烽”。烽火。古代边防要塞报警的烟火
大汉之德,逢涌原泉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
恩<名>
(形声。从心,因声。本义:恩惠)
同本义美;
恩,惠也。--《说文》
恩者,仁也。--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
如此,则上下之恩结矣。--《韩非子·用人》
夫人有恩而背之,不祥莫大焉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
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
又如:忘恩;报恩;恩润(恩惠德泽);恩义(恩情与道义);恩分(恩惠情分);恩惠教化。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;恩田(佛家田。三福之一。指父母)
情谊
大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必行,计必从。--《三国演义》
恩<形>
恩爱,亲爱,x;
明主知之,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。--《韩非子·六反》
又如:恩客(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);恩意(恩爱的心意);恩狎(宠爱亲热);恩慈(宠爱慈惠)
恩<动>
恩赐,加恩(,,.)
傅太后恩赵太后。--《汉书·外戚传》
彼不我恩(加恩,优待)也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又如:恩赍(恩赐的财物);恩台(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);恩相(对长官的尊称);恩家(奴仆尊称主人);恩主(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)
感恩;感谢;。如:恩抚(谓抚育之恩);恩环(衔环以报恩);恩女(父女);恩养钱(亦称“恩养礼钱”。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,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)
爱。如:恩旧(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