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<名>
古地名
郑于是乎伐冯、滑、胥靡,负黍、狐人、阙外。--《左传·定公六年》
姓
冯<形>
(形声。从马,冫声。冫,古冰字的楷书写法。本义:马跑得快)
同本义
冯,马行疾也。--《说文》
又如:冯冯(马行疾速的样子)
大,盛
今君奋焉震电冯怒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冯弱犯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
帝冯怒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又如:冯戎(富盛);冯怒(盛怒,震怒);冯隆(高大的样子)
冯<动>
徒步过水
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--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
又如:冯河(徒步渡过河水)
扶持,服膺
有冯有翼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
又如:冯翼(辅佐;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)
通“凭”。依仗,倚托
不冯其子,灵公夺而里之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神所冯依,将在德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伯陵之后,逢公之所冯神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冯太一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》
冯恃其众。--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
又如:冯尸(葬礼仪式中的一种,死者入殓时,生者对死者有冯尸、托尸、拘尸、执尸等仪式,依其与死者之血缘、尊卑关系而定丧礼之等差);冯资(依赖,凭依);冯神(依仗神的力量)
梅<名>
(形声。从木,每声。本义:楠木)
同本义()
其木多梅梓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有条有梅。--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
墓门有梅。--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。按,子青不可食。
梅树;。蔷薇科,落叶乔木,少有灌木。早春开花,后生叶芽。花以白色、淡红色为主。气味清香。核果近球形,未熟时为青色,成熟后一般呈黄色,味极酸
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梅之欹之疏之曲,又非……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……
(梅:这里指梅的枝干。以……为固定结构,至今延用,在此可不译。以,介词;为,动词。直、正:直为不曲,正为不斜。欹:倾斜、歪。景:景致,文中指可供人观赏的形态。姿、景、态(形态),均为中性词,在文中均用作褒义词。则:就,承接连词)。又如:梅圃(种植梅树的园地);梅屏(成排如屏的梅树);梅溪(旁植梅树的溪水)
梅树的果实,称酸果,即酸梅子
摽有梅。--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。陆疏:“杏类也。”
又如:梅仁(梅实之仁);梅瓜(以梅子汁腌制的瓜);梅汁(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);梅林止渴(犹言望梅止渴)
梅树的花。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。如:梅英(梅花);梅亭(观赏梅花的亭阁);梅骨(梅花的风骨)
节候名。如:梅天(梅雨时节的天气);梅月(农历四月,亦泛指梅雨季节);梅风(黄梅季节的风)
通“枚”。马鞭
穆王七梅,夫何为周流?--《楚辞·天问》
通“莓”。
入榛薄,食荐梅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