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<动>
(会意。金文字形,中间是“隹”(鸟);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;下面是“田”,表示空旷的田野。本义:鸟类振羽展翅)
同本义()
奮,翚也。--《说文》
奋隼归凫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羽翼奋也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雉绝有力奋,鸡绝有力奋。--《尔雅·释鸟》
不能奋飞。--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
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,奋袖出臂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虫暴怒,直奔,遂相腾击,振奋作声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奋翅(振翼起飞);奋翼(振翼高飞);奋翔(振翼高飞);奋鳞(龙腾飞);奋翮(展翅,振羽)
鼓起劲来,振作;x;
奋,振也。--《广雅·释言》
拔刀奋起,率众袭之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及至始皇,奋六世之余烈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如:奋烈(振奋威武);奋信(振奋伸张);奋武扬威(振奋勇气,施展威风);奋气(奋发振作)
震动
雷出地奋。--《易·豫》
奋,动也。--《广雅》
又如:奋首(摇头,表示疲困);奋髯(抖动胡须);奋蹄(振蹄)
奋力;施展;发挥;
奋至德之光。--《史记·乐书》。集解:“发也。”
王奋厥武。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
岂其士卒众多哉,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又如:奋张(有力地伸展、张开);奋末(四肢用力)
挥动;举起;舞动
陈王奋臂,为天下倡始。--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
众贼环而进,客奋椎左右击,人马仆地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如:奋臂(有力地举臂,表示振奋);奋袂(举袖,挥袖,形容振奋);奋笔(提笔疾书);奋戈(使劲挥舞干戈)
财<名>
(形声。从贝,才声。本义:财物)
同本义(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,包括米粟在内)
财,人所宝也。--《说文》
财,货也。--《广雅》
以九赋敛财贿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泉谷也。”
与其财用。--《周礼·职方式》。注:“帛谷货贿也。”
先财而后礼。--《礼记·坊记》。注:“币帛也。”
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。--《礼记·聘义》。注:“谓璧琮享币也。”
财之为言才也。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。--《六书故》
乘其财用之出入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
暮而果大亡其财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苟粟多而财有余,何为而不成?--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资财(资金与财物);生财;地财;浮财;洋财;邪财
财富;财产
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务本节用财无极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
又如:钱财;敛财(搜括钱财)
姓
财<副>
通“才”。仅仅
财令陵为助兵。--《汉书·李陵传》
士财有数千。--《汉书·李广利传》
通“纔”。刚刚
乃为小冠,高广财二寸。--《汉书·杜钦传》
财<动>
通“裁”
裁成,裁制
天地交泰,后以财成天地人道。--《易·泰》
一天下,财万物,长养人民,兼利天下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财制礼义之宜。--《淮南子·要略》
裁断,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;
凡物载名而来,圣人因而财之,而天之治。--《管子·心术下》
斩山木而财之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节制,制裁;
民重则君轻,民轻则君重,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。--《管子·揆度》
财非其类,以养其类,夫是之谓天养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杀,自杀
于嗟不可悔兮,宁早自财。--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