蕃〈名,动〉
通“藩”
篱落;屏障
四国于蕃,四方于宣。--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
夫蕃篱之鶠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?--宋玉《对楚王问》
又如:蕃蔽(屏障);蕃篱(篱笆。引申为屏障)
藩屏;捍卫;
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。--《国语·楚语下》
又如:蕃杆(藩屏;护卫);蕃辅(捍卫辅助);蕃宣(本指藩篱与垣墙。引申为藩屏护卫);蕃卫(捍卫)
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。如:蕃王(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;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)
颊侧
蕃者,颊侧也。--《灵枢经》。张志聪注:“蕃蔽在外。”
通“番”
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、镇服、蕃服。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。如:蕃人(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);蕃舶(海外入境的船舶);蕃国(周代指夷服、镇服、蕃服。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)
轮流更替。如:蕃匠(即番匠。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);蕃变(变迁;变化)
舜<名>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从舛,也象蔓连向背之形,舛亦声。本义:一种蔓草)
同本义
舜,舜草也。楚谓之葍,秦谓之蔓,蔓地连华,象形。--《说文》
假借为“蕣”。木槿
有女同车,颜如舜华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
又如:舜华,舜英(木槿花);舜颜(美如木槿花的容貌)
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,。姚姓,有虞氏,名重华,史称虞舜。相传因四岳推举,尧命他摄政。他巡行四方,除去鲧、共工、饯兜和三苗等四人。尧去世后继位,又咨询四岳,挑选贤人治理民事,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
春风杨柳万千条,六亿神州尽舜尧。--毛泽东《送瘟神》
又如:舜恩(像古代圣君虞舜那样的浩荡恩惠);舜韶(传说虞舜所作之乐);舜跖分路(善恶不同);舜巡(对皇帝巡行的美称。传说舜曾南巡至苍梧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