贰<名>
(会意。从贝,弍,声。本义:副)
同本义;;x;
贰,副益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当云副也,益也。”
簋贰用缶。--《易·坎卦》
大祭三贰。--《周礼·乃酒正》
取贰绥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受其贰令。--《周礼·职内》
其卜贰圉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以贰六官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大史》
乘副车则式,佐车则否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又如:贰佐(州县官的副);贰相(副相);贰官(副职)
二的大写--用于会计账中以防伪造
因贰以济民行。--《易·系辞》
贰偷之不暇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:“不壹也。”
命西鄙北鄙贰于己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无是贰言也。--《国语·越语上》
从许子道,则市贾不贰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:贰端(二端);贰统(分一统的帝系为二)
古国名。故地在今湖北省应山县境
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--《左传》
贰<动>
一分为二;
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。公子吕曰:“国不堪二。”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贰,益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又如:贰觞(再三献酒);贰纪(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)
背离;怀有二心-
百姓携贰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。注:“二心也。”
君立臣从,何贰之有?--《国语·晋语一》
诸侯贰,则晋国坏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
又如:贰志(异志;二心);贰虑(二心;三心二意)
辅佐。如:贰正(辅佐匡正);贰公(辅佐三公)
庆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个“文”字,中间有个心,表示心情诚恳;右边是一张鹿皮。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,真诚地对人庆贺。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;中间是“心”字,表心意;下边是“攵”,表示“往”。意思跟甲骨文相同。本义:祝贺;庆贺)
同本义;
庆,行贺人也。…吉礼以鹿皮为挚,故从鹿省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谓心所喜而行也。”
庆,贺也。--《广雅·释言》
庆子家驹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故庆其喜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是以有庆矣。--《诗·小雅·裳者华》
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。--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
苏秦见齐王,再拜,俯而庆,仰而吊。--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
又如:庆忭(欢庆鼓掌);庆寿(祝贺生日);庆问(庆贺问候);庆官酒(庆祝升官的酒宴);庆成宴(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);庆松(庆贺)
赏赐
农夫之庆。--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
又如:庆赏(行赏奖励)
庆<名>
喜;福庆,吉庆
孝孙有庆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--《书·吕刑》
又如:寿庆;校庆;国庆;庆色(喜色);庆会(喜庆宴会);庆门(福庆之家);庆殃(福庆与祸殃)
福泽。有幸的事
有庆未尝不怡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福也。”
如:余庆;庆云(庆烟。祥瑞的云气);庆霄(吉祥的云气);庆灵(景云与灵芝);庆绪(福善的事业);庆延(福泽绵延);庆祉(福泽);庆室(吉宅)
通“卿”。卿士,大臣掌事者
作率庆士,躬恤卫国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