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<名>
(形声。从心,因声。本义:恩惠)
同本义美;
恩,惠也。--《说文》
恩者,仁也。--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
如此,则上下之恩结矣。--《韩非子·用人》
夫人有恩而背之,不祥莫大焉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
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
又如:忘恩;报恩;恩润(恩惠德泽);恩义(恩情与道义);恩分(恩惠情分);恩惠教化。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;恩田(佛家田。三福之一。指父母)
情谊
大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必行,计必从。--《三国演义》
恩<形>
恩爱,亲爱,x;
明主知之,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。--《韩非子·六反》
又如:恩客(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);恩意(恩爱的心意);恩狎(宠爱亲热);恩慈(宠爱慈惠)
恩<动>
恩赐,加恩(,,.)
傅太后恩赵太后。--《汉书·外戚传》
彼不我恩(加恩,优待)也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又如:恩赍(恩赐的财物);恩台(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);恩相(对长官的尊称);恩家(奴仆尊称主人);恩主(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)
感恩;感谢;。如:恩抚(谓抚育之恩);恩环(衔环以报恩);恩女(父女);恩养钱(亦称“恩养礼钱”。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,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)
爱。如:恩旧(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)
歌<动>
(形声。从欠,哥声。从“欠”,表示与口有关系。本义:唱)
同本义
歌,咏也。--《说文》
歌者,长引其声以诵之也。--《说文系传》
不鼓缶而歌。--《易·离》
歌永言。--《虞书》
歌咏其声也,长言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曲合乐曰歌,徒歌曰谣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传
昔者,舜鼓五弦,歌《南风》之诗而天下治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--《论语·微子》
乃歌夫“长铗归来”者也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如优孟摇头而歌,而后可以得志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又如:对歌(一问一答地唱歌);高歌(放声歌唱);歌吹(歌唱,吹奏);歌鼓(歌唱并击鼓);歌戏(歌唱嬉戏)
歌颂,赞美
故近者歌讴而乐之,远者竟竭蹶而趋之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诗人歌功。--扬雄《赵充国颂》
又如:歌功(颂扬他人的功德);歌思(歌颂思慕);歌叹(歌颂赞叹)
奏乐;伴奏
歌于斯,哭于斯。--《礼记》
往往会倚嫔御歌,必为奇巧声动上,由是得幸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又指禽鸟鸣叫
鸟歌花舞太守醉,明日酒醒春已归。--宋·欧阳修《丰乐亭游春三首》
作歌;作诗
夫也不良,歌以讯止。--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
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言,命曰《琵琶行》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歌〈名〉
歌曲;歌词
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岂无山歌与村笛,呕哑嘲哳难为听。--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又如:校歌;民歌;国歌;歌头曲尾(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);歌味(歌曲的风味);歌儿(歌曲);歌章(歌曲。音乐一曲为一章,故称)
诗体的一种。如:《长恨歌》;歌行(古代乐府诗的一体);歌诗(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)
古用同“哥”。一指兄长;一指父亲;。如:歌歌(同“哥哥”。指父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