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<名>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中间象人形,两旁为两手形。表示两手叉腰。本义:人腰)
“腰”的古字
昔者,楚灵王好细要。--《墨子》
户服艾以盈要兮,谓幽兰其不可佩。--《楚辞》
故量食而食之,量要而带之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又如:要膂(腰和脊骨。比喻重要部位);要章(腰间所佩的印);要支(腰肢)
五服之一。古代指离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区。如:要服(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。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);要荒(要服和荒服。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为荒服,泛指远方之国);要蛮(极偏远的蛮荒之地)
姓
要<动>
约请;邀请
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--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张良出,要项伯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石崇每要客燕集。--《世说新语·汰侈门》
又如:要引(邀迎荐举);要约(邀约;邀请)
约言。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。亦指所订立的誓约、盟约;;
岂要黄河誓,须勒燕然石。--唐·崔湜《寒垣行》
又如:要约(立盟;立约;约定);要契(契约;盟约)
通“徼”。探求;求取;
不庶几,不要幸。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下》。孙星衍云:“要与徼通。”
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赵岐注:“要,求也。”
要利之人,犯危何益?--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。高诱注:“要,徼也。”
又如:要禄(求取利禄);要福(祈求幸福)
通“邀”。拦阻;截击
使数人要于路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且前日要政,政徒以老母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张良出,要项伯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要勒(遮拦;阻挡);要御(拦阻控制);要路(拦路;遮道)
迎候;迎接。如:要途(迎于中途);要候(中途等候;迎候);要道(遮道;迎候于路上)
约束;禁止;;。如:要约(控制;约束);要时(限约时间)
通“约”。胁迫;
明神洋蠲要盟。--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且要盟无质。
虽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--《论语·宪问》
以要晋国之成。--《国语·晋语三》
又如:要市(以要挟手段谋取利益或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);要劫(胁迫劫待)
和;会合;。如:要结(结合;邀引交结)
审察;核实x;;。如:要囚(审察囚犯的供辞);要知(书简套语。鉴察,察知)
舞<名>
(形声。从舛,两足相背。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。本义:舞蹈)
同本义
舞,动其容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乐容曰舞--蔡邕《月令章句》
又如:舞旋(旋转的舞蹈;耍弄,舞弄);舞判(装扮钟馗、判官等形象的舞蹈);芭蕾舞;歌舞(唱歌和舞蹈的合称);舞局(舞会);舞咏(舞蹈歌咏);舞头(领舞者);舞天(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);舞妓(以歌舞娱人的妓女);集体舞
钟体的顶部
钲上谓之舞。--《考工记·凫氏》
舞<动>
跳舞
请以剑舞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项庄拔剑舞。
项伯亦拔剑起舞。
留连戏蝶时时舞。--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又如:舞马(令马按节拍舞蹈);舞钟馗(扮作钟馗舞蹈);舞跃(拜舞欢跃);舞鸡(鸡鸣起舞);舞裀(供舞蹈用的地毯);舞象(学象舞。会舞蹈的象);舞判(扮作判官或钟馗舞蹈);舞抃(飞舞跃跃)
摇动。如:手舞双刀
玩弄
舞智以御人。--《史记·张汤列传》
又如:舞旋(玩弄;折腾);舞手(耍弄手段);舞文弄法(玩弄文字,曲解法律);舞文巧诋(玩弄文字,诋毁构陷);舞弄文墨(舞文弄墨。玩弄法律条文,曲解其意)
鼓舞,振奋
敌存而惧,敌去而舞。--柳宗元《敌戒》
戏弄。如:舞旋(耍弄;折腾)
方∶作,搞
这事就舞起来了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弄,抚弄;
众邻居一齐上前,替他抹胸口,插背心,舞了半日,渐渐喘息过来,眼睛明亮,不疯了。--《儒林外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