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<名>
(形声。从阜,昜声。从阜,与山有关。本义:山南水北)
同本义
阳,高明也。--《说文》
山南为阳,水北为阳。--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
山东曰朝阳,山西曰夕阳。--《尔雅》
利刊阳木而火之。--《周礼·柞氏》。注:“生于山南为阳木。”
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华山之阳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阳谷皆入汶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泰山之阳,汶水西流。
又如:衡阳(在衡山之南),洛阳(在洛河之北);阳陆(山之南);阳濒(水之北岸);阳林(生在山南的林木);阳木(山南之木);阳柯(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);阳崖(向南的山崖);阳坡(向阳的山坡)
太阳
湛湛露斯,匪阳不晞。--《诗·小雅·湛露》
阳春布德泽。--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斜阳草树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少年如朝阳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阳精(太阳);斜阳;阳宗(指太阳);阳明(太阳、阳光。也指光明。人体经络名);阳彩(日光,太阳的色彩)
物体的正面,前面;
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,无字处为阳。--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钱面》
男性生殖器
其国男子年五十余,阳多痿。--《海国闻见录·东洋记》
又如:阳物(男性生殖器)
农历十月的别称。如:阳月(农历十月的别名,也称小阳春);阳朔(农历十月初一)
精液
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,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,过此为婚为野合。--《玉堂嘉话》
外面;
必谋功不察志,论阳效不存阴计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定贤》
又如:阳浮(表面顺从);阳效(表面的功效);阳冻(地面上的冰冻);阳事(外治,宫廷以外的政事);阳冰(结在水面的冰)
晴天;
仰福帝居,阳曜阴藏。--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
天;
阳灵停曜于其表,阴祗雾于其里。--《文选·左思·魏都赋》
又如:阳灵(天神);阳祀(祭天及宗庙)
人世
唐王游地府,回生阳世,开设水陆大会,超度阴魂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阳类(人世间的物类);阳寿(人在世间的寿命);阳报(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);阳功(人间功德)
额。又指前面正面
凡卜,辨龟之上下,左右,阴阳,以授命龟者,而诏相之。--《周礼》
眸子。借指美目
阳,《方言》:燕、代、朝鲜、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。--卷子本《玉篇》
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彻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,跟“阴”相对(,,.),。如:阴阳二气;阳九
古代阴阳家、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,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,有旱灾九年,称为阳九。其余尚有阴九、阴七、阳七、阴五、阳五、阴三、阳三等。阳为旱灾,阴为水灾。
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,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。阳九为奇数,为阳数之穷;百六,偶数,为阴数之穷。
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,小百六;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,大百六。(天厄称为阳九,地亏称为百六);阳干(指十干中的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。即列于单数位天干。与阴相对);阳木(春夏所生的树木。一说为山南之木);阳辰(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,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戊六日为阳辰,余六日为阴辰);阳鱼(鱼。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,故名);阳童(未成年而死的庶子。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,女孩夭亡为阴童);阳施(阳气散布);阳道(外事,政事);阳会(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);阳德(阳气。也指日);阳错(阴阳家的迷信之说);阳声(古乐声分阴阳,六律为阳声。也指清声);阳灵(祭天之所。也指太阳)
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
太阳藏独至,厥喘虚气逆,是阴不足,阳有余也。--《素问》
又如:阳病(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);阳疾(中医指热邪)
春秋国名。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
春秋燕邑名。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
指春夏
夫人在阳则舒,在阴则惨,此牵乎天者也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又如:阳和(春天的暖气);阳夏(夏季);阳时(春夏之时);阳官(指《周礼》中的春官)
中午
夏后氏祭其暗,殷人祭其阳,同人祭日以朝及暗。--《礼记》
通“旸”。日出
殷人祭其阳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。郑玄注:“阳,读为曰雨曰旸之旸。”
艾,时阳若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
姓。如:阳成(复姓)
阳<形>
凸出。如:阳沟里失风(喻在安全场合出事);阳文(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。也称阳识);阳刻(浮雕)
带正电的。如:阳电;阳极
颜色明亮
神光离合,乍阴乍阳。--曹植《洛神赋》
鲜明-
得时之麻,必芒以长,疏节而色阳。--《吕氏春秋》
温暖
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。--《诗·豳风》
又如:阳回(阳气回转);阳晁(晴朗的早晨);阳嘉(春日的暖气);阳春有脚(比喻为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)
干旱
太白司艾,西岳国师典致时阳,白炜象平,考量以铨。--《汉书》
诈伪
皆阳应曰。--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如:阳言(诈言。同佯言)
奇数
阳数奇,阴数偶。--《白虎通》
又如:阳爵(奇数的爵位等级);阳数(奇数)
阳<动>
外露;显露;
仲尼曰:“无入而藏,无出而阳,柴立其中央。”--《庄子·达生》
假装;
而箕子被发阳狂。--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
然阳浮慕之。--《史记·酷吏张汤传》
故胜己者,则不得闻,闻亦阳不知也。--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
复苏;生长;
日月还复周,我去不再阳。--晋·陶潜《杂诗》
通“扬”。举起;
君子阳阳。--《诗·王风·君子阳阳》。王先谦云:“阳为扬之假借。”
其声清阳而远闻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
阳<副>
表面上
吴主孙休,恐其内变,阳示恩宠,内实防之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阳施阴夺(表面给予,暗中夺回);阳奉阴违
花<名>
同本义
草木花的总称
百卉含蘤。--《汉书·张衡传》。注:“蘤,古花字也。经传皆以华为之。”
菊垂今秋花,石戴古车辙。--杜甫《北征》
一丛深色花,十户中人赋。--白居易《买花》
如:花洞(茂密的花丛。或指花丛深处);花石纲(运送花石的船队);花朝日(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,称为花朝);花魂(花的精神、魂魄);花相(芍药的别名。古时品花,群芳中,牡丹品为第一,芍药为第二,故世称牡丹为花王,芍药为花相);花酒(用花酿成的酒);花气(花朵的香气);花经(品论花卉的书);花历(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);花口(初开的花。因花开时如口张状,故称)
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
春路雨添花,花动一山春色。--秦观《好事近》
又如:花丁(种花的园丁);花池(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。一般有矮栏围绕);花草(泛指可供观赏的花和草)
特指某一名花
洛人凡花不曰花,独牡丹曰花。--《尘史》
又如:花王(花中之王。指牡丹);花水(农历二、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。即桃花水);花相(古称牡丹为花王,芍药为花相)
形状像花朵的东西
闲敲棋子落灯花。--赵师秀《有约》
又如:花下子(结婚第一夜怀孕而生的孩子);花湖(一种纸牌);花门儿(贴在门上的画);花生彩笔(笔下生花,喻才华横溢)
喻指美女
娇花巧笑久寂寥。--唐·白居易《霓裳羽衣舞歌》
又如:花林粉阵(比喻群集的美女);花枝(比喻美女);花月缘(佳人才子的情缘);花魁娘子(美称妓女)
喻出卖色相的女子
花娘十二能歌舞。--宋·梅尧臣《花娘歌》
又如:花捐(旧时对娼妓所征的税。也叫妓捐、乐户捐);花娘(歌妓。后也指娼妓);花奶奶(旧时对从良妓女的称呼);花曲(指妓院所在处)
比喻美丽(指人)。如:花貌(如花之貌。极言其美);花面(美丽如花的脸庞);花嫣柳媚(比喻女子姿容美丽);花容(如花的容貌)
指女子。如:花钗(妇人的头饰。同花钿);花黄(古时女子的面饰。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贴在额上,或于额上涂点黄色,如今之抹腮红);花多实少(女儿多,儿子少)
烟火的一种。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,在夜间燃放,能喷出多种形状和颜色的火花,供人观赏。如:放花;礼花;花炮;花爆(花炮)
古时妇女贴画在面颊上的装饰。如:花黄(古时妇女的面饰);花靥(妇女颊上用彩色涂点的妆饰)
水花。指漩儿x。如:花乳(煎茶时水面浮起的泡沫。俗名“水花”)
棉花的简称。如:花田(江浙一带称棉为花,棉田为花田);花桃(即棉桃);花纱(棉花和棉纱合称“花纱”)
天花x。如:出花儿
某些动物的幼仔。如:猪花,鱼花
作战时受的外伤。如:挂花
姓
花<动>
开花;;
朱雀桥边野草花。--刘禹锡《乌衣巷》
未花时采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花过而采。
平地三月花。
深山中则四月花。
不花而结实。--裴渊《广州记》
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
我不入社花几个钱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花钱;花用(耗费);花朴朴(隆重铺张;消费大量财物)
利用一段时间间隔,度过。如:他每天花三小时学习
花<形>
杂色的,有花纹的;。如:花衫(有花纹的衣衫);花面(刺有花纹的脸面);花瓷(绘饰花纹图案的瓷器,称花瓷);花马(斑驳杂色的马);花猪(一种毛色驳杂的猪);花不楞登(形容颜色错杂。含厌恶意)
模糊不清
眼花落井水底眠。--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
又如:花镜;花腊搽(犹言昏花模糊)
虚伪,可以迷惑人;。如:花马吊嘴(花言巧语。同花马掉嘴);花甜蜜嘴(甜言蜜语);花胡哨(花言巧语;虚情假意的敷衍);花活(方言。指花招。欺骗人的狡猾手法)
像花一样的。形容美丽;。如:花巧(灵巧好看);花花(好看;漂亮);花花柳柳(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);花面(如花的脸。形容女子貌美)
风流浪荡;。如:花脚猫(比喻闲游浪荡、爱串门子的女人);花腿闲汉(指市井无赖。旧时彼辈每于腿上刺花,故称)
华美。如:花衣(华美的衣服)
形容色彩缤纷,繁华。如:花团锦簇(形容繁华艳丽);花攒锦簇(形容景象鲜艳、色彩缤纷。同花团锦簇);花天锦地(形容都市繁华);花哄(浮华热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