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<名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册”字,下面是大。本义:重要的文献、典籍)
同本义;
典,五帝之书也…庄都说,典,大册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谓从册,从大,古文从古文册。
典,经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不可为典要。--《易·系辞》
是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
司晋之典籍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不远而复,先典攸高(重贵)。--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自书典所记,未之有也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药典;字典;释典(佛经);法典;佛典;引经据典;典志(记载政典的文籍);典坟(《三坟》和《五典》的省称。都是上古的典籍)
常道,准则。如:典型(常刑;常规);常典(常法);典要(不变的标准);典式(典范,法式)
法律;法规;
掌建邦之三典,轻典、中典、重典也。--《周礼·大司寇》
又如:典例(可依为准则的成例);典常(常法,常规);典诰(古代文体名。典指常法;诰指诏令)
典礼,仪节。如:盛典;开国大典;庆典(庆祝典礼);典重涂山(比喻典礼重要,规模宏大。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)
典故。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。如:语出何典;典实(典故,史实);典证(出典和依据)
典章,法令制度。又称“典度”。如:典则(典章法则);典册(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);典律(典章律令)
典<动>
主持;主管
命汝典乐。--《书·尧典》
或时下愚而千金,顽鲁而典城。--《论衡·命禄》
专典机密。--《三国志·吴仪传》
又如:典御(掌管统治);典诠(主持选拔);典守(主管、保管;看守);典历(掌管;经历)
抵押,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,换取一笔钱,不付利息,议定年限,到期还款,收回原物
朝回日日典春衣。--杜甫《曲江二首》
民间质典,利息重者至五、七分。--《金史·百官志》
又如:典东西;典地,典田(典当田地);典衣(典押衣服);典身钱(卖身钱)
典<形>
庄重高雅。指文章、言辞有典据,高雅而不浅俗;。如:典畅(典雅通畅);典则俊雅(典雅庄重);典辞(典雅的文辞);典藻(典丽华藻)
超<动>
(形声。从走,召声。本义:跃上;跳过,跃过)
同本义;
超,跳也。--《说文》
超乘者五百乘。--《吕氏春秋·悔过》。注:“巨踊上车也。”
超回志度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
超五岭兮嵯峨。--《楚辞·九思·伤时》
方投石超距。--《史记·白起王翦传》
挟泰山以超北海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超乘(跃登战车);超足(腾跃);超步(跨登;迈步);超次(超越等级升迁)
提拔;擢升
故莫敢超等逾官。--《管子·法禁》
又如:超拜(越级升授官职);超阶(指超级擢升的官职)
超过;胜过;x
超五帝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:每亩超千斤;超俗(超越凡俗;出众)
超<形>
超脱,超凡
虽有荣观燕处超然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超然远避而不处也。”
又如:超逸(超然脱俗,俊逸高雅)
美妙,高超。如:超妙(高超美妙)
远;遥远
平原忽兮路超远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又如:超然(遥远的样子)
惆怅,若有所失
武侯超然不对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席。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
又如:超忽(迷惘,怅然自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