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<名>
(会意。从竹,寺声。寺官曹之等平也,寺者,简册杂积之地,寺亦声。本义:整齐的简册)
同本义
等,齐简也。--《说文》
等级;辈分;
士阶三等。--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
皆陛下故等夷。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。索隐:“言等辈也。”
同名同食曰同等。--《大戴礼记·少间》
请自贬三等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优等;等例(等级差别,地位高低的差别);等子(宋代的御林军;标本,样本);等分(等级名分);等外品(质量差,不列入等级的产品);等列(等级品位);等别(等级)
台阶
出降一等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类型;样子;
爻有等。--《易·系辞》。注:“类也”
呀,真个下雪了,有这等异事。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此等人;等侪,等俦(同类)
戥子。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。如:等子(戥子。小型的秤);等秤(戥子和秤)
等<动>
等同,使一样
以等邦国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:“犹齐等也。”
与无法等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》。注:“同也。”
我行法,当等贵贱,均贫富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等作(等同;当作);相等;大小不等;等头(齐头,齐等);等伦(同辈;同类的人)
等待,等候
父母年年等驾回。--范成大《州桥诗》
有个官人请说话,商议些事务,专等,专等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等车(候车);等人(等候别人);等米下锅(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)
推迟。如:等几天再看
区别等次
以等其功。--《周礼·司勋》。注:“犹差也。”
然后立乐等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差也。”
又如:等列(分等级);等衰,等杀(等差);等务(不同的事务)
衡量。如:等量(衡量;比较)
等<形>
程度、数量相等
等,齐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四》
示有等威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五年》
等赋府库者,货之流也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等<助>
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,表示复数-
臣等不肖,请辞去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我等;彼等;一干人等
列举后煞尾.
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长江、黄河、黑龙江、珠江等四大河流
表示列举未尽(可叠用)
关羽、张飞等不悦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购置笔、纸等
等<副>
一样,同样
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,等死,死国可乎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有法者而不用,与无法等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》
又如:等夷(等侪。同等地位的人)
红<形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工声。本义:粉红色)
同本义
红,帛赤白色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按,此今人所谓粉红、桃红也。”
缙红繎。--《急就篇》。颜注:“红,色赤而白也。”
红,绛也,白色似绛者也。--《释名·释采帛》
红紫不以为亵服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又如:红衣(荷花瓣儿);红香(花瓣);红脂(蟹黄)
后也指各种红色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又如:红巾(红色巾。对绿林好汉的称呼,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,史籍上因称红巾);红灼灼(形容鲜红);红颩颩(亦作“红彪彪”。形容鲜红);红轮(红日)
象征革命、进步;。如:红区;红军
指得宠、出名、走运或事业兴旺等。如:红人;红火;红角儿
红<名>
美人的代称。如:红泪(泛指女子的眼泪);红袖(指美女);红闺(少女的卧房,同红楼);红袖添香(指有美女相伴)
红色物品
红衣服或红布。如:穿红带绿的妇女
染料。如:酸性红;碱性红;红点子(清代官吏的委任状,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、钓一下);红椅子(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,表示名单终止。后因称最后一名“坐红椅子”)
胭脂。如:对脸敷红
红绫等织物--旧时常用作礼物。如:红抹额(束在额头上的红巾);红勒帛(用红帛制的腰带);红罗(红帛);红缨帽子(清朝的礼帽,帽上披有红缨)
血的婉辞。如:吐红(吐血);下红(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);红铅(妇女月经);红刀子(带血的刀子)
花的代称,花多红色,故借红代花
晓看红湿处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又如:红芳(指红花);红林(盛开红花的树林);红萼(红花);红葩(红花)
喜事,嫁娶庆贺之事。如:红白(红事与白事);红白大礼(喜事与丧事的礼仪);红鸾(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,主婚配等喜事)
红利(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)。如:分红(分配红利)
草名。如:红草(即荭草。泛指红色的草);红兰(兰草的一种)
顺利;成功。如:他唱戏唱红了
春秋时鲁国地名。在今山东省境内
秋,蒐于红。--《春秋》
红<动>
变红,呈现红色。如:红头涨脸(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);红蚕(老熟的蚕,体呈红色,故称);红兽(烧红的兽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