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<动>
(形声。从彳,惪声。从“彳”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本义:登高,攀登)
同本义
德,升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德车。--《易·剥》虞本。按,与剥庐对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顺德,亦本字。
感激
然则德我乎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
通“得”。取得,获得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--《老子·四十九章》
是故用财不费,民德不劳。--《墨子·节用上》
德〈名〉
道德,品行;;
德,德行。--《篇海类编》
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注
德何如可以王矣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六三德。正直、刚克、柔克也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注:“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”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德不贵,无能不官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德薄(德行浅薄);德望(品德与名誉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满布天下);德薄望浅(谦词。品德低下,名望轻微);德门(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);德誉(道德声誉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艺(道德与才艺);德操(道德操行)
恩惠;恩德;
是不敢倍德畔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恩也。”
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泽);德惠(德泽恩惠)
仁爱;善行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);德法(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);德厚(仁厚)
心意;。如:同心同德
福
百姓之德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丽<动>
通“罹”。遭遇;落入
鱼丽于罶。--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
丽水
县名。在浙江省南部,瓯江中游
丽<形>
(形声。从鹿,丽声。其字本作“丽”,后加“鹿”,成为形声字。鹿形丽声,鹿成对,并驾。本义:成群;结伴;成对)
成对。后作“俪”;
丽,两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言》
丽钩芒与骖蓐收兮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。师古曰:“丽,并驾也。”
丽马一圉。--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
良马五之。--《诗·鄘风·干旄》。孔颖达疏引三国魏·王肃曰:“夏后氏驾两谓之丽。”
自扬、马、张、蔡,崇盛丽辞。--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又如:丽限(指期限的上限与下限);丽偶(对偶);丽辞(对偶的辞句);丽泽(两个沼泽相连)
美丽,漂亮;
状貌甚丽。--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
妻子衣服丽都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天生丽质难自弃。--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长安水边多丽人。--杜甫《丽人行》
又如:壮丽(雄壮而美丽);秀丽(清秀美丽);丽象(美丽的景象);丽姝(亦称姝丽。美女);丽春园(又叫丽春院。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,后因以称妓院或艺妓、歌女的住处)
华丽,华靡;;
恶丽靡而不近,斥芬芳而不御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绮丽之艳说。--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又如:丽句(绮靡的文句);丽则(佳美而失法度);丽尔(华丽);丽谯(壮丽的高楼);丽靡(奢靡华丽)
通“厉”。猛烈
西北曰厉风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丽<动>
结伴而行
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,街谈巷议,弹射臧否。--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
依附;附着;
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--《易·离》
丽土之毛。--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
又如:丽水(附着于水中);丽霄(附着在天空);丽紫(着上紫色)
施;加;
越兹丽刑。--《书·吕刑》
又如:丽兵(将武器施加于人)
依法执行。如:丽法(施行法律);丽徒(服刑的犯人)
射中
射麋丽龟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又如:丽龟(射中禽兽中心脊椎)
依托;
人无所丽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系;拴
君牵牲,…既入庙门,丽于碑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通“罹”。遭遇;
鱼丽于罶。--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
丽<名>
数,数目;
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。(不止十万。)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