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<动>
(形声。从彳,惪声。从“彳”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本义:登高,攀登)
同本义
德,升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德车。--《易·剥》虞本。按,与剥庐对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顺德,亦本字。
感激
然则德我乎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
通“得”。取得,获得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--《老子·四十九章》
是故用财不费,民德不劳。--《墨子·节用上》
德〈名〉
道德,品行;;
德,德行。--《篇海类编》
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注
德何如可以王矣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六三德。正直、刚克、柔克也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注:“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”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德不贵,无能不官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德薄(德行浅薄);德望(品德与名誉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满布天下);德薄望浅(谦词。品德低下,名望轻微);德门(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);德誉(道德声誉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艺(道德与才艺);德操(道德操行)
恩惠;恩德;
是不敢倍德畔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恩也。”
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泽);德惠(德泽恩惠)
仁爱;善行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);德法(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);德厚(仁厚)
心意;。如:同心同德
福
百姓之德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藩〈名〉
(形声。从艸,潘声。本义:篱笆)
同本义
藩,屏也。--《说文》
藩,篱也。--《广雅·释室》
羝羊触藩。--《易·大壮卦》
吴人藩卫侯之舍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而青蝇点素,同兹在藩。--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
又如:藩屏(藩篱屏障);藩柴(篱笆);藩架(篱芭);藩落(篱落,篱芭)
屏障;;
国有故,则藩塞阻路,而止行者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
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王侯的封国;。如:藩伯(古代诸侯中的领袖);藩岳(指诸侯或总领一方的地方长官)
藩国的君主
东平王苍罢归藩。--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
又如:藩邸(藩王(亲王)的宅第);藩储(储君之位)
四周有屏围的车叫藩车。简称“藩”x
以藩载栾盈及其士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二年》
境域,涯际
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如:藩服(旧指离开京城最远的边远地区);藩篱(指边疆、边界)
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;
天地易兮日月翻,弃万乘兮退守藩。--《三刻拍案惊奇》
藩〈动〉
护卫;捍卫
舍诸边境,使卫藩焉!--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
又如:藩辅(捍卫;辅佐);藩翼(捍卫);藩镇(屏藩镇守)
遮蔽;遮掩
以相藩饰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又如:藩车(有帷遮蔽的车子);藩蔽(古代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)
用篱芭等围起来
吴人藩卫侯之舍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又如:藩盾(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