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<动>
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“贝”(财货)加“手”,左边是“彳”,表示行有所得。手里拿着财货,自然是有所得。本义:得到,获得)
同本义(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);;
得,行有所得也。--《说文》
三人行必得我师焉。--《论语》。释文:“本或作必有。”
缘木求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佳婿难得。--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
卖炭得钱何所营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工之侨得良桐焉。--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又如:得人心;各得其所;得肆(得志,肆意);得闲儿(有空闲时间;得空);得胜回头(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,叫得胜回头);得职(获得官职);得情报;得钱;得奖
找到;;
知得而不知丧。--《易·文言》
虑而后后能得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。注:“谓得事之宜也。”
至德不得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既而得其尸于井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得知;
故无术者得于不用。--《韩非子》
礼得其报则乐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谓晓其义。”
武王得之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。注:“犹知也。”
捕获
然得而腊之以为饵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亦指被捕获;被逮捕。又如:得俊(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)
成功;完成
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。明日就得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得算(计谋成功);得策(谋略得当)
适,合;;
傲啸东轩下,聊复得此生。--陶渊明《饮酒》
具备;
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同“德”,恩惠,感恩;
所识穷乏者得我欤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地广而不得者国危,兵强而凌敌者身亡。--《盐铁论·击之》
助动词。能,能够
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--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进退不得,为之奈何?--《吴子·应变》
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得意,满足;
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--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
常使两情皆得,彼此俱畅。--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又如:洋洋得意
看到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得<名>
收获,心得
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开郑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--《南史·陶潜传》
德,道德,有德之人
尚得推贤不失序。--《荀子》
得<副>
必须,应该
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得<形>
合适;正确;
于彼计则得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历古今之得失。--《汉书》
得<叹>
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。如:得,就这么办;得了,别说了;得也么(算了吧;又作答应之词)
用在口语中,瞧。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,!。如:得,又搞错了;得,全完了
得<动>
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,一定。如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
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;
犹得备晨炊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又如:有错误就得批评;做得好就得表扬
表示推测的必然。如:要不快走,我们就得迟到了
良〈形〉
(形声。本义:善良)
同本义;
良,善也。--《说文》
德音无良。--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
人之无良。--《诗·鄘风·鹑之奔奔》
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袆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天良(良心);驯良(和顺善良);良正(善良正直)
良好;美好;;
良剑期乎断,不期乎镆铘;良马期乎千里,不期乎骥骜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故作不良计,勿复怨鬼神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良田美池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赵之良将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富家良马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又如:良图(好办法);良牧(好官);良死(安享天年而死。即好死、善终);良沃(良田,肥沃的田地);良朋(好朋友);良书(好书,益书);良罟(好的渔网);良贱(好坏老少之人);良士(贤士);良吏(贤良的宫吏);良妻(贤淑的妻子。即贤妻)
优秀x
天下之良工也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良弓(善于制造弓的人);良工(技艺精妙的匠人);良疱(技艺精妙的厨师);良匠(手艺精巧的工匠);良车(制作精良的车子);良史(古称不畏权势,记事忠于史实的史官);良干(廉洁正直的高级官员);良笔(指历史家维护正义、忠于史事的记叙笔法)
和悦;和善;;
其容良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大;。如:良鱼(大鱼);良枣(大枣的别名);良器(大器。比喻杰出的人才)
吉祥。如:良月(吉祥的月份);良贞(吉卦);良时(吉时)
和乐;欢悦。如:良晤(欢聚);良游(畅游);良聚(良会,欢聚)
长,久;深;
良夜乃罢。--《汉书》
又如:良夜(长夜);良宵(长夜)
通“谅”。诚实,信实
知虑渐深,则一之以易良。--《荀子·修身》
良〈副〉
很,甚,极其,非常;
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--《水经注》
市者良久计曰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确实;果然
良多趣味。--郦道元《水经注》
又如:良然(果然。确实如此)
良〈名〉
首;头
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良能也;所不虑不知者,良知也。--《孟子》
首领;首长;;
右无良焉,必败。--《左传》
遵纪守法的公民-。如:除暴安良;良耆里老(年长的平民百姓);良俊(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);良逸(贤才);良禽择木(比喻贤者择主而事);良家子女;良丁(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)
通“埌”。坟墓
阖胡尝视其良,既为秋柏之实矣?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良〈动〉
认为好;
良司臣而逸之。--《左传》
能够
吾身泯焉,弗良及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
又如:良比(堪与比美)
善于。如:良民吏(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);良冶(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