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<动>
(会意。从丵,取声。“丵”,意思是“丛生草”。本义:聚集)
同本义;
丛,聚也。--《说文》
其植物宜丛物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--曹操《观沧海》
又如:丛物(聚生于一处的植物);丛灌(丛生的灌木);丛丛(聚集的样子);丛育(聚集生长);丛毛(丛生的草);丛森(树木繁茂幽深样子);丛薄(草木丛生的地方)
许多事物凑在一起
石块丛起则历块。--《徐霞客游记》
则百恶并起,而万灾丛至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
丛<形>
众多;繁杂
网密事丛。--《汉书·酷吏传赞》
恶丛巧之乱世兮。--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
又如:丛顇(繁多杂乱的样子);丛谈(各种轶事杂说);丛委(杂谈的堆积);丛丛杂杂(杂乱而繁多的样子);丛细,丛琐(繁多琐碎)
丛<名>
丛林;丛生的树木;;;
兽走丛薄之中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又如:桉树丛;松树丛;丛祠(草野间的神祠)
聚集在一起的人。如:消失在人丛中
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。如:丛帖(汇编的古今名帖);论丛;译丛
河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可声。本义:黄河)
同本义()
河,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,发原注海。--《说文》
导河积石。--《书·禹贡》
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三豕涉河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又如:河堧(黄河河边之地);河湟(黄河与湟水);河朔(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);河洛(黄河与洛水);河堑(黄河沿岸的壕沟)
河流的通称
南方无河也,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注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--杜甫《春望》
韩信钓河曲。--《后汉书·郦炎传》
散作满河星。--清·查慎行《舟夜书所见》
河出伏流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鸡翼城河面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沿河施放。
又如:河次(河边);河浒(河边;河畔);河畔(河滨);河津(河流的渡口);河洲(河中可居的陆地)
天河,银河
秋河曙耿耿。--谢元晖《诗》。注:“天汉也。”
又如:河星(银河中的星星);河云(指银河)
指河洲,河滨。如:河津(河边的渡口);河澳(河边弯曲的地面);河润(指沿河湿润之地);河濆(河边,沿河的高地)
指河伯G。如:河公(河伯);河庭(河伯的住所)
指河图-。如:河纪(指河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