絮<名>
(形声。从糸,如声。本义:粗丝绵)
同本义
絮,敝绵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好者为绵,恶者为絮。
絮三斤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古无木绵,以絮纳袷中,谓之装褚,曰袍。
剖其中,干若败絮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败絮其中。
又如:絮衣(绵衣);絮缯(丝帛之类的总称)
经过弹制的棉花胎()
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,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。--茅盾《“战时景气”宠儿--宝鸡》
又如:絮帛(棉絮与布帛);絮棉;絮缕(棉絮与丝缕。泛指微细之物)
像絮一样轻柔、洁白的东西.
无风杨柳漫天絮,不雨棠梨满地花。--范成大《碧瓦》
山河破碎风飘絮。--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又如:芦絮;絮暖(指春暖絮飞之时);柳絮(柳花之飞絮)
棉花
蛮夷不蚕,采木绵为絮。--《艺文类聚》
头上巾
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。--《续方言疏证》
又如:絮巾(巾絮。古代的一种头巾)
絮<动>
在衣服、被褥里铺丝棉、棉花等物
明朝驿使发,一夜絮征袍。--《子夜吴歌四首》
又如:絮衣(内铺丝棉的衣服);絮纩(棉袄,棉袍);絮袄(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)
絮<形>
优弱寡断
时有一事,富公疑之,久而不决。韩曰:公又絮。--清·翟灏《通俗编》
说话啰唆-
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,所谓絮叨叨是也。--《通俗编·言笑》
又如:絮絮答答(唠叨不休);絮咶(唠叨);絮絮聒聒(唠叨不休);絮繁(唠叨);絮气(形容文字牵扯烦琐,意思不鲜明)
因多次重复而厌烦
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,把这个拿两瓶子去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絮繁(厌烦)
英<名>
(形声。从艸,央声。本义:花)
同本义
英,草荣而不实者。--《说文》
有女同行,颜如舜英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。传:“华也。”
秋菊之落英。--《离骚·夕餐》。注:“华也。”
嗣若英于西冥。--谢庄《月赋》。注:“若木之英也。”
毋夭英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。注:“谓草木之初生也。”
落英缤纷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落英(花落);英华(言花木之美)
矛上的羽饰'
二矛重英,河上乎翱翔。--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。传:“矛有英饰也。”
三英粲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杰出的人
才能过人曰英。--《正字通》
尧、舜者,天下之英也。--《荀子·正论》
智过万人者谓之英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》
德过千人曰英。--《礼记·辨名记》
与三代之英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:“俊选之尤者。”
又如:英耆(年老有德有智的人);英人(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);英士(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);英少(才华出众的青少年);英台(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);英材(英才。具有出众才智的人)
精华;
含英咀华。--韩愈《进学解》
又如:英精(精华。指事物最纯粹、最美好的部分);英辟(精辟)
精灵;神灵;
古国名。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。如:英氏
英国,英格兰
英法联军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英将也。
英夷亦从此胆寒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英之南野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英美
姓
英<形>
卓越,才智杰出
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英雄儿女(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);英才卓跞(才能卓越,高超绝异);英杰(才智超群的人)
好,美好
英,美也。--《广雅》
英华沉浮,洋溢八区。--扬雄《长杨赋》
又如:英声(美名,盛名;美音,优美的声音);英旨(美妙的旨意,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);英标(俊美;英俊);英拔(英俊特出)
光华,光彩
龙渊有玉英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又如:英光(明亮有神的目光;亦指光辉);英英(光彩鲜明的样子;轻盈明亮的样子)
南方周易程序
..
咨询电话:020-347713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