须<名>
(本字作“须”。后来写成有鬚,现在又简化为“须”。象形。从页,从彡,页,头,彡,表毛饰。指人面上的毛。本义:胡须)
同本义;
须,面毛也。--《说文》
须,谓颐下之毛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引《说文》
有君子白皙鬒须眉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大夫以鱼须文竹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美须髯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
下担捋髭须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须发尽白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须眉浊物(指趋炎附势,丧失气节的男人);虬须(卷曲的胡子);银须;黄须;长须;软须;须麋(须眉)
野兽的鬚。泛指动、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;
敢捋虎须。--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若得其兽,则献其皮革齿须备。(备:爪)--《周礼·冥氏》
撩拨虫须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张毛伸须。
又如:鲇鱼须;触须;花须;须萼(花须和花萼);须枝;须蕊(花蕊)
流苏
帛绳缠须。--《晋书·陆云传》
又如:须头(流苏)
须<名>
片刻
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须时(片刻)
姓
须<动>
等待
吴起须故人而食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可须夜鼓声而发。--《后汉书·班超梁慬列传》
又如:须友(待友);须待(期待);须参(等着见皇帝);须奏(等候上奏)
停留
昆弟五人,须于洛汭,作《五子之歌》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序》
又如:须留(停留)
通“需”。需要
不须复烦大将。--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
细雨不须归。--唐·王之涣《凉州词》
何须怨杨柳。--唐·张志和《渔歌子》
工又须问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须行即骑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须次(官吏依次候补官缺。同“需次”)
助动词。必要,应当;
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,古今常理。--《三国演义》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须取无茎叶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须阎君来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仆须急归营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须用(必须);须至(必定。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。有必须办到的意思);须是(必须是,一定是);须得(必得)须合(应当);须当(应当);须不如(该不是)
须<副>
终于
但愿得双亲康健,须有日,拜堂前。--《琵琶记》
本是;本来
他须没个亲人,料没甚大官司。--《三刻拍案惊奇》
又如:须是(本是,正是)
必然
杀了刘备,我女便是望门寡,明日再怎的说亲?须误了我女儿一世!--《三国演义》
须<连>
相当于“却”;;
你两个好不晓事!这干系须是俺的!--《水浒传》
虽然;
五月峨眉须近火,木皮领里只如冬。--曹松《送僧人入蜀过夏》
英<名>
(形声。从艸,央声。本义:花)
同本义
英,草荣而不实者。--《说文》
有女同行,颜如舜英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。传:“华也。”
秋菊之落英。--《离骚·夕餐》。注:“华也。”
嗣若英于西冥。--谢庄《月赋》。注:“若木之英也。”
毋夭英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。注:“谓草木之初生也。”
落英缤纷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落英(花落);英华(言花木之美)
矛上的羽饰'
二矛重英,河上乎翱翔。--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。传:“矛有英饰也。”
三英粲兮。--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杰出的人
才能过人曰英。--《正字通》
尧、舜者,天下之英也。--《荀子·正论》
智过万人者谓之英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》
德过千人曰英。--《礼记·辨名记》
与三代之英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:“俊选之尤者。”
又如:英耆(年老有德有智的人);英人(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);英士(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);英少(才华出众的青少年);英台(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);英材(英才。具有出众才智的人)
精华;
含英咀华。--韩愈《进学解》
又如:英精(精华。指事物最纯粹、最美好的部分);英辟(精辟)
精灵;神灵;
古国名。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。如:英氏
英国,英格兰
英法联军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英将也。
英夷亦从此胆寒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英之南野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英美
姓
英<形>
卓越,才智杰出
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英雄儿女(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);英才卓跞(才能卓越,高超绝异);英杰(才智超群的人)
好,美好
英,美也。--《广雅》
英华沉浮,洋溢八区。--扬雄《长杨赋》
又如:英声(美名,盛名;美音,优美的声音);英旨(美妙的旨意,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);英标(俊美;英俊);英拔(英俊特出)
光华,光彩
龙渊有玉英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又如:英光(明亮有神的目光;亦指光辉);英英(光彩鲜明的样子;轻盈明亮的样子)
南方周易程序
..
咨询电话:020-347713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