须<名>
(本字作“须”。后来写成有鬚,现在又简化为“须”。象形。从页,从彡,页,头,彡,表毛饰。指人面上的毛。本义:胡须)
同本义;
须,面毛也。--《说文》
须,谓颐下之毛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引《说文》
有君子白皙鬒须眉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大夫以鱼须文竹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美须髯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
下担捋髭须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须发尽白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须眉浊物(指趋炎附势,丧失气节的男人);虬须(卷曲的胡子);银须;黄须;长须;软须;须麋(须眉)
野兽的鬚。泛指动、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;
敢捋虎须。--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若得其兽,则献其皮革齿须备。(备:爪)--《周礼·冥氏》
撩拨虫须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张毛伸须。
又如:鲇鱼须;触须;花须;须萼(花须和花萼);须枝;须蕊(花蕊)
流苏
帛绳缠须。--《晋书·陆云传》
又如:须头(流苏)
须<名>
片刻
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须时(片刻)
姓
须<动>
等待
吴起须故人而食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可须夜鼓声而发。--《后汉书·班超梁慬列传》
又如:须友(待友);须待(期待);须参(等着见皇帝);须奏(等候上奏)
停留
昆弟五人,须于洛汭,作《五子之歌》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序》
又如:须留(停留)
通“需”。需要
不须复烦大将。--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
细雨不须归。--唐·王之涣《凉州词》
何须怨杨柳。--唐·张志和《渔歌子》
工又须问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须行即骑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须次(官吏依次候补官缺。同“需次”)
助动词。必要,应当;
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,古今常理。--《三国演义》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须取无茎叶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须阎君来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仆须急归营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须用(必须);须至(必定。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。有必须办到的意思);须是(必须是,一定是);须得(必得)须合(应当);须当(应当);须不如(该不是)
须<副>
终于
但愿得双亲康健,须有日,拜堂前。--《琵琶记》
本是;本来
他须没个亲人,料没甚大官司。--《三刻拍案惊奇》
又如:须是(本是,正是)
必然
杀了刘备,我女便是望门寡,明日再怎的说亲?须误了我女儿一世!--《三国演义》
须<连>
相当于“却”;;
你两个好不晓事!这干系须是俺的!--《水浒传》
虽然;
五月峨眉须近火,木皮领里只如冬。--曹松《送僧人入蜀过夏》
勤〈动〉
(形声。右形,左声。本义:劳累,劳苦)
尽力多做,不断地做;;
勤,劳也。--《说文》
文王既勤止。--《诗·周颂·赍》
勤者,有事则收之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。注:“执劳辱之事也。”
厥父母勤劳稼穑。--《书·天逸》
何勤子屠母,而死兮竟地?--《楚辞·天问》
会数而礼勤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勤且艰若此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忧勤国事。--《明史》
好学而不勤问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四体不勤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勤而无所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以贪勤民。
昼夜勤作息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勤力得(勤劳的人);勤儿(能手);勤紧(勤劳);勤学(努力学习);勤勤(劳苦的样子);勤能(勤勉而又有才能)
为某人某事尽力;帮助';
秦人勤我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今君其不勤民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注:“尽心尽力,无所爱惜为勤。”
勤天子之难。--《吕氏春秋·不广》
又如:勤民(尽心尽力于民事);勤事(尽心尽力于职事)
忙于;致力于。如:勤兵(率兵出征);勤苦(勤劳辛苦);勤属(勤于职守);勤人(操劳政事,致力于百姓)
通“尽”。竭,完x;
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--《老子·六章》
力勤则匮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》
勤〈形〉
劳倦,辛苦;-
或问民听勤。--《法言·先知》。注:“苦也。”
万民多有勤苦冻馁。--《墨子·兼爱下》
又如:勤心苦胝(辛苦劳作);勤动(辛勤劳动);勤辱(辛勤)
殷勤。如:勤恳(殷勤恳切);勤心(殷勤的心意);勤企(殷切的思念);勤伫(殷切思念)
勤〈副〉
次数多,经常;
愿得勤来看,无令便逐风。--唐·韩愈《木芙蓉》
又如:勤洗澡;他来得很勤
勤〈名〉
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劳动(;,.)-。如:出勤;考勤;满勤
勤务;。如:内勤;外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