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<名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草(木),草木春时生长;中间是“屯”字,似草木破土而出,土上臃肿部分,即刚破土的胚芽形,表示春季万木生长;“屯”亦兼作声符。小篆字形,隶变以后,除“日”之外,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。本义:春。四季的第一季)
同本义
春,推也。从艸屯,从日,艸春时生也。会意,屯亦声…今隶作春字,亦作芚。--《说文》
春为青阳,春为发生,春秋繁露。春者,天之和也。又春,喜气也,故生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
春者何,岁之始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为此春酒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--孟浩然《春晓》
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?--王维《相思》
又如:春归(春天来临);春闱(春季考试);春蚕(春季饲养的蚕);春事(春季农耕之事);春人(春游之人);春试(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);春忙(春季农耕忙碌时);春社(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)
男女情欲()
有女怀春。--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
又如:怀春(少女爱慕异性);春女(怀春的女子);春方(春药);春兴(情欲);春线(浸过兴奋药剂的线。淫秽物品)
指草木生长;花开放。常喻生机;。如:春眼(形容柳叶初生之芽);春梢(春条的末稍);春丛(春日丛生的花木)
唐人呼酒为春。如:春杯(指酒杯);春台(饭桌);春酎(春酒。酎,醇酒,泛指酒)
泛指一年
一卧东山三十春。--高适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
又如:春年(青春,年华);春秋(年纪;年数)
春色;喜色;x。如:春山(眼眉,妇女的眉色);春晕(春色晕染);春减(春色减退)
北斗指向东方为春,故以春指代东方。如:春方(东方);春路(东方的道路);春溟(东海)
燎〈名〉
放在地上的火炬,大火把
夜未央,庭燎之光。--《诗·小雅·庭燎》。疏:“庭燎者,树之于庭,燎之为明,是烛之大者。“
火在地曰燎,执之曰烛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注
又如:燎火(火炬);燎炬(火把);燎烛(烛炬)
燎〈动〉
烫。如:燎浆泡
燎〈动〉
(形声。从火,尞声。本义:放火焚烧草木)
同本义
燎,放火也。--《说文》
燎,烧田也。--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说文》
燎,烧也。--《广雅》
若火之燎于原。--《书·洛诰》
燎京薪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燎之方扬,宁或灭之?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又如:星火燎原。又指放火烧田除草。如:燎荒;燎野(放火烧田;火烧原野)。泛指延烧;烧
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?--《书·盘庚上》
又如:燎火(延烧着的火);燎草儿(到祖坟上烧纸)
烤炙,烘干,烘烤;
疑以火自燎。--《汉书·王莽传》
光武对灶燎衣。--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
被火焰烧焦
发一灯可燎阿房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如:燎眉(火烧眉毛。比喻情况急迫);燎发;燎毛
用同“憭”。明白;明了
佼人燎兮。--《诗·陈风·月出》
又如:燎悟(明了,领悟);燎彻(了解透彻);燎燎(明显);燎亮(明白)
燎〈动〉
照明
桓公虽不言,若暗夜而烛燎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
夜猎
昔有司原氏者,燎猎中野。--《潜夫论》
又如:燎猎
假借为“尞”。烧柴祭天
及百祀之新燎。--《吕氏春秋·季冬》。注:“燎者,积聚柴薪,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。升其烟气。”
民所燎矣。--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。释文:“柴祭天也。”
休之以燎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注:“祭天也。”
燎祭天,报之义也。--《白虎通·封禅》
又如:燎柴(烧柴祭天);燎祭(古代祭祀仪式之一。把玉帛、牺牲放在柴堆上,焚烧祭天);燎燔(烧柴而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