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<名>
木名。杏树;。一种落叶乔木,叶子宽卵形,花单性,白色或粉红色,果实圆形,成熟时黄红色,味酸甜
杏,杏果也。从木,可省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尚省声。
五沃之土,其木宜杏。--《管子》
孔子游缁帷之林,坐杏坛之上。--《庄子》
桃李梅杏,楂梨姜桂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又如:杏苑(杏树园林;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);杏林(见杏田典故。以杏林代指良医,并以“杏林春满”、“誉满杏林”等称颂医术高明);杏林得意(借指进士及第)
杏花
桃未芳菲杏未红,冲寒先喜笑东风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杏雨(杏花雨);杏腮(指杏花);杏装(杏花的装扮。指粉红色);杏殇(杏的花苞凋落。喻婴儿夭折);杏靥(指杏花)
杏仁
杏粥犹堪食,榆羹已稍煎。--《清明日忆诸弟》
又如:杏丹(方士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种成药。传说食之能令人颜色美好);杏酪(杏仁粥。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)
坛〈名〉
(形声。从土,亶声。本义:土筑的高台,用于祭祀、会盟等)
同本义
坛,祭坛场也。--《说文》。除地曰场,曰墠,于墠筑土曰坛。坛无不墠,而墠有不坛。
为三坛同墠。--《书·金縢》。马注:“坛,土堂也。”
燔柴于泰坛祭天也。--《礼记·祭法》
庄公升坛。--《公羊传·庄公十六年》
为坛而盟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如:坛宇(高台的边际。譬喻规格、界限;祭祀的坛场);坛兆(坛场。兆,坛的界限);坛域(设坛的范围。引申为界域、范围);坛户(掌管坛场财物、负责祭奠物品的人);坛坎(供祭祀用的土台和坑穴)
像坛之物.
又东五百里,曰成山,四方而三坛。--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
土筑的屋基
舍不为坛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如:坛基(宅基)
园林庭院中点缀环境的台子
荪壁兮紫坛。--屈原《九歌》
又如:花坛
楚人称中庭为坛,庭院
巢堂坛兮。--《楚词·屈原·涉江》
僧道过宗教生活或举行祈祷法事的场所。亦指某些会道门拜神集会的场所或组织。如:济公坛;盛德坛;坛堂(殿堂);坛事(打醮诵经之事)
指文艺、体育园地。如:体坛,文坛,诗坛,排坛,乒坛,影坛
坛〈动〉
筑坛祭祀
维元祀,巡守四岳八伯,坛四奥,沈四海,封十有二山,兆十有二州。--《尚书大传》
坛<量>
用于与坛有关的事物。如:做一坛佛事
坛<名>
坛子,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。如:酒坛;一坛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