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<动>
(会意。从舁,从同。舁,共举;同,同力。本义:兴起;起来)
同本义;
兴,起也。--《说文》
夙兴夜寐。--《诗·卫风·氓》
乃寝乃兴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三岁不兴。--《易·同人》
其言足以兴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风萧瑟而并兴兮,天惨惨而无色。--王璨《登楼赋》
但国家兴自塑土,徒居平城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大楚兴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兴利除弊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水波不兴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怨颇兴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又如:兴居(起居);兴辞(起立致辞);兴寝(起卧);兴舍(兴亡);兴废(盛衰;兴亡);兴毁(兴亡)
使兴盛;流行;;
--言可以兴邦,有诸?--《论语·子路》
稽其成败兴坏之纪。--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叔父建中兴之业,在此行也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俺院中规矩,不兴拜堂,就吃喜酒吧。--《桃花扇·眠香》
兴复汉室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
兴复之效。
又
兴德之言。
又如:兴国(振兴国家);兴家(振兴门庭);兴道,兴德(振兴道德);兴跃(振兴);兴化(振兴教化);兴邦(使国家兴盛起来)
开始办理;创办;。
百废具兴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兴立(创建);兴作(着手进行,兴造制作);兴事(兴建政事);兴造(施工建造);兴葺(兴修修理);兴筑(兴建);兴思(构思);兴缮(兴修)
推举;选拔
进贤兴功,以作邦国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
又如:兴文(提倡文治);兴氓(举荐民间人才);兴能(推举有才能的人);兴廉(推举廉士);兴义(崇尚道义);兴举(倡导)
成功
教备而不从者,非人也。其可兴乎!--《国语·楚语上》
又如:兴时
派遣;发动;
遽兴姜戎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不敢兴兵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王兴甲兵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兴师以与楚战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征发,
今者兴发不小,动而无成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兴徭(征募役夫);兴积(积聚)
作
凡小祭祀则不兴舞。--《周礼》
又如:兴贩(做买卖);兴词构讼(告状;打官司);兴福(造福);兴舞(起舞);兴树(造成);兴喻(打比方)
提倡。如:大兴调查研究之风
方言。许可。如:不兴胡说
宠;惯
都是你兴的他,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。--《红楼梦》
兴<形>
蓬勃发展;兴旺
汉室可兴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天保定尔,以莫不兴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国以民为兴坏。--《新书·大政》
又如:兴头(兴旺);兴门(兴旺之家);兴启(昌盛光大);兴平(昌盛太平);兴坏(盛衰);兴运(时运昌隆)
天降滔德,女兴是力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不兴其艺,不能乐学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<名>
姓
容<动>
(会意兼形声。小徐本“从宀,谷。”大徐本看作会意。“宀”是房屋,“谷”是空虚的山洼,都有盛受的意思。本义:容纳)
同本义;
容,盛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以容民畜众。--《易·师》
言宽大包容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
故曰心容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广则容奸。--《史记·乐书》
可容一人居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容隐(包庇,隐瞒);容足(仅容立足);容接(容纳接待);容盛(覆载,容纳);容民(容纳民众);容民畜众(容纳畜养民众);容畜(容纳养育);容受(容纳接受);容放(容纳置放)
宽容
则今高爵显位,一旦抵罪,或脱身以逃,不能容于远近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:容庶(宽容饶恕);容物(度量宽大,能够容人);容谅(宽容原谅);容借(宽容);容宽(宽容,宽恕);容覆(宽容涵纳);容纵(宽容放纵)
允许,许可;;;
胡乱容他买碗吃罢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容耐(容忍);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;容止(允许栖止);详情容后函告;此事不容耽搁
收留.
无适小国,将不女容焉。--《左传》
打扮;装饰。如:容饰(装饰,打扮)
悦,欢喜。如:容溺(溺爱)
应当
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,不容都无复阴也。--《词诠引》
等待,待
容移时,有小黄头奴至。--《宣和遗事》
需要
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。--《韩非子》
假借为“用”。使用;
兵无所容其刃。--《老子·五十章》
容<名>
仪容;容貌,容颜(容貌神色)
物有其容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孔德之容。--《老子》
然自执政以来,忧勤国事,休休有容,有足多者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又如:整容;遗容;音容;容颜(脸色);笑容可掬;愁容;怒容;病容;容冶(容貌美艳);容华(容貌,容颜);容辉(仪容风采);容质(容仪与资质);容表(仪表,风采);容妆(容貌妆饰)
可容纳的空间;容纳气体、液体或固体的度量;所容纳的量。如:库容;电容
模式,样式
凡为甲,必先为容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
法则,规律
夫物有常容,因乘以导之,因随物之容。--《韩非子》
礼仪;礼法
容台振而掩覆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又如:容典(礼容之法则);容则(容典);容台(行礼之台)
一种佩饰用的刀
佩刀,在佩旁之刀也,或曰容刀。--《释名》
古州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,邻接广东省。汉属合浦县,晋初置荡昌县,属合浦郡,梁改为阴石县,并置阴石郡,陈改为奉化县,隋改为普宁县,宋为容州,元为容州路,后降为州,明改为容县,属梧州府
通“榕”。常绿乔木
种木胥容,榆桃柳楝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
姓
容<形>
从容。如:容裕(从容大度)
适宜,合宜
因势合变,遇时之容。--《文选》
容<副>
或许;大概;也许。如:容或
表示反问。难道;岂
苟时未可,容得已乎?--《三国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