馨〈形〉
(形声。从香,殸声。殸,籀文“磬”。本义:芳香,散布很远的香气)
同本义-
馨,香之远闻者也。--《说文》
其德足以昭其馨香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尔酒既清,尔淆既馨。--《诗·大雅·凫鷖》。毛传:“馨,香之远闻也。”
惟吾德馨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又如:馨烈(芳香浓烈);馨逸(香气洋溢;芳香远播)
比喻声誉流芳后世
化盛隆周,垂馨千祀。--《晋书》
又如:馨烈(比喻流芳的事业);馨德(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)引申为美
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--《书·君陈》
馨<助>
有赞美的意思。后来多“宁馨”(如此,这样)连用
为问中华学道者,几人雄猛得宁馨。--刘禹锡《赠日本僧智藏》
又如:宁馨儿
繇<动>
(形声。从系,本义:随从)
同本义
鲁颜无繇。--《史记·弟子传》
动摇
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,二日而莫不尽繇。--《史记》
繇<名>
力役,通“徭”
繇者揭钁,负笼土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》。高注:“繇役也。”
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减太官,省繇赋。--《汉书·景帝纪》
又如:繇戍(遣民到边境戍守,服役。同徭戍);繇役(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。同徭役);繇使(指供力役及为使者);繇赋(徭役和田赋捐税)
通“谣”。歌谣
参人民繇俗。--《汉书·李寻传》。颜师古云:“繇,读与谣同。”
又如:繇俗(歌谣风俗)
古族名,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
姓
繇<形>
茂盛;草茂盛x
厥草惟繇。--《书·禹贡》
通“遥”。远。
是以繇其期,足以日也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繇〈介〉
从,自
繇膝以下为揭,繇膝以上为涉。--《尔雅》
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。--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
繇<动>
通“游”
近者陆子优繇。--《汉书·文帝纪》
通“由”。经;
所繇适于治之路也。--《汉书·董仲书传》
政繇冢宰。--《汉书·魏相传》。颜师古云:“繇,与由同。”
繇朐汏輈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繇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