丑<形>
(形声。从鬼,酉声。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,故从鬼。本义:貌丑。按:在古代,“醜”和“丑”是两个字,意义各不相同,除作地支和时辰用“丑”以外,都不能写作“丑”。现在“醜”字简化为“丑”)
可恶
醜,可恶也。--《说文》
耗土之人醜。--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
姱而不醜兮。--《楚辞·橘颂》
亦孔之醜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。传:“恶也。”
又如:丑名(恶名);丑言(恶劣的话);丑攀谈(说粗俗话);丑徒(恶徒);丑语(恶劣的话。也作丑话)
污秽
行莫醜于辱先生。--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。注:“秽也。”
又如:丑秽(丑陋污秽)
众多
醜,众也。--《尔雅》
在醜夷不争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众也。”
又如:丑虏(众多的敌人。也指丑恶的敌人);丑杂(众多杂乱)
形貌陋劣。如:丑露(丑陋;难看);丑状(指形貌丑陋)
指事物不好。如:丑田
不光彩,可耻;。如:丑吒(丑事,不光彩的事);丑行(丑恶的行为)
类,相同
比物醜类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获匪其醜。--《易·离》
又如:丑夷(年辈相同、学业相等的人);丑侪(同类,等辈)
丑<动>
厌恶;憎恶
醜类恶物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又如:丑沮(丑诋毁谤)
侮辱;玷污
秦昭王闻之,而欲丑之以辞。--《吕氏春秋》
愤怒
莫不醜于色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
又如:丑诋(谩骂诋毁);丑辞(谩骂之言);丑诋(辱骂;诋毁)
惭愧
寡人醜乎。--《庄子·德充符》。注:“愧也。”
又如:丑比(以曲从阿党为耻);丑剌剌(方言。羞人答答);丑辱(耻辱)
丑<名>
指坏人、恶人。如:丑逆(叛逆的人);丑徒(叛逆之徒);丑贼生(丑生。骂人的话。畜生,坏蛋)
动物的肛门处。如:去丑(除去动物的肛门)
怪异之事
四曰记丑而博,五曰顺非而泽。--《荀子·宥坐》
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,扮演滑稽人物;
丑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象爪形。①本义:爪②地支的第二位)
地支的第二位
丑,纽也。十二月万物动用事。--《说文》
“”
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如: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
用以纪月,即农历十二月
用以纪日
用以纪时,即早晨一时至三时
十二生肖属牛x。如:丑肉(牛肉);丑宝(牛黄的别称)
戏剧中的脚色名。如:丑三(丑角戴的三绺短须);丑旦(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)
姓
儿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人”字,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。“儿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儿”的字大都与“人”有关。本义:幼儿。古时男称儿,女称婴,后来孩童都称儿)
同本义,.
儿,孺子也。--《说文》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--《老子》第九章
老人儿啼。--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
男曰儿,女曰婴。--《苍颉篇》
见两小儿辩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又如:儿女子(孩童);儿剧(犹儿戏);儿话(孩子话);儿撬(拐棍儿);儿拜(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);儿啼(小孩哭);儿孩(孩童)
儿女,父母所生的子女,第一代后裔。如:儿孙满堂;小儿;儿女夫妻(结发夫妻,从小的夫妻);儿女之情(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)
长辈对幼辈的称呼。亦用作轻蔑之称。如:儿郎(将帅对士兵的称呼)
父母对儿子的称呼
儿,子也。--《广雅·释亲》
汤为儿守舍。--《汉书·张汤传》
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。--《汉书·项藉传》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阿爷无大儿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如:儿媳(即儿媳妇);儿子花(儿子的影子);儿曹(儿辈);儿息(子息)
男青年。如:儿孩儿(男孩子);儿男(男孩,男子)
年轻人;青年。如:健儿
我
子女对父母的自称
兰芝惭阿母:“儿实无罪过。”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
送儿还故乡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如:儿家(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;你,称女子)
弟对兄的自称
帝乃以延宗为相国、并州刺史,总山西兵事。谓曰∶“并州阿兄取,儿今去也。”--《北史·齐安德王延宗传》
儿<形>
雄性--多指牲畜。如:儿猫(公猫)
自己的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
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。有夫妇并游,不获同进,其妇蒙赐,辄怀酒杯,谢词曰:“归来恐被儿夫怪,愿赐金杯作证盟。”上赐之。--《月令广义》
儿<后缀>
儿化。汉语后缀的“儿”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的音节
多用作名词后缀(1)∶表示小。如:盆儿;棍儿;小猫儿;小车儿(2)∶表示词性变化。动词名词化,如:唱儿;逗笑儿。形容词名词化,如:亮儿;零碎儿(3)∶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。如:口儿;门儿;根儿(4)∶表示词义变化。如:白面儿(海洛因);老家儿(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)
动词的后缀。如:玩儿;火儿
形容词后缀。如邵雍《首尾吟》:“天听虽高只些子,人情想去没多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