驰<动>
(形声。从马,也声。本义:车马疾行)
同本义;
驰,大驱也。--《说文》
弗驰弗驱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车驰卒奔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好驰马试剑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啬夫驰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
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驱使
公诚能驰一介之使,加咫尺之书,则孝章可致,友道可弘矣。--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
又如:驰车(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、轻车;驾车行走);驰马(骑马快跑);驰道(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);驰报(疾驰传报);驰夫(骑马送信的差役)
疾行;
每冒风驰行,未百步辄反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。--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
又如:风驰电掣;驰说(往来劝说);驰求(奔走追求);驰兵(迅速进兵)
追逐
齐师败绩,公将驰之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又如:驰竞(追逐,竞争)
向往
抑志而弥节兮,神高驰之邈邈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身在边隅,情驰魏阙。--《隋书·史祥传》
又如:驰结(挂念,想念);驰义(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;归义,臣服)
消逝迅速
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。--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又如:驰年(快速流逝的岁月);驰晖(疾驰的日光)
传播
名驰三江外,峻节贯云霄。--李白《赠从孙义与宰铭》
驰东皋之素谒。--《北山移文》。注:“犹宣布也。”
又如:驰芳(散播芳香);驰声(声誉远播)
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