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跽跪着的人,下面象两只手。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。本义:捧着)
;;
承,奉也。受也。--《说文》
女承筐无实。--《易·归妹》。虞注:“自下受上称承。”
承筐是将。--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
下有红光动摇承之,或曰,此东海也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外有八龙,首衔铜丸,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承印(捧印);承萼(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);承盘(托盘)
继承
朱明未承夜兮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:“续也。”
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。注:“犹传也。”
吾本寒家,世以清白相承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承袭(继承);承家(承继家业);承授(承继传受)
接受;承受;;;
若不足而不承。--《庄子·大宗师》
士于大夫承贺。--《礼记·王藻》
又如:承派(接受委派);承教(谦词。接受教诲);承做(接受加工);承命(受命)
奉承。如:承附(奉承附和);承旨(逢迎意旨);承志(迎合意旨;继承大志)
承担,担负;担当。如:承造(负责建造);承局(包办各项事务的人;衙门中的差人)
秉承。如:承制(奉旨);承荷(秉承);承运(秉受天命)
招认'。如:承招(认罪招供);承抵(认罪抵命);承伏(认罪)
侍奉。如:承欢(承色。侍奉父母,使之高兴);承应(侍候,伺候;妓女、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)
承<名>
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,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。如:石承;轴承
统<名>
(形声。从糸,充声。本义:丝的头绪)
同本义
统,纪也。--《说文》
茧之性为丝,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
又如:统绪(头绪)
世代相继的系统
求其统类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又如:皇统(世代相传的帝系);道统;传统;统承(继承统绪);统系(系统);统贯(系统;条贯);统嗣(帝统的嗣续关系)
纲纪,准则
忠信以为质,端悫以为统。--《荀子·臣道》
又如:体统(体制、格局、规矩等);统纪(纲纪);统类(纲纪和条例)
鞋袜等的筒状部分-。如:袖统(衣袖筒子);统袜(长筒袜);长统马靴;短统女袜
地质∶在“世”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“统”。统的名称是在纪的名称上增加上、中、下等字样。如:上泥盆统;中泥盆统;上二叠统;下二叠统
首领。如:统帅
本。如:万物之统(万物之本)
统<动>
主管;率领
若其所以统之,则无以异于桀纣。--《荀子·强国》
反国统万人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统兵数万。--《资治通鉴》
统军略地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统会(统率会合);统兵数万;统事(统理事务);统楫(总揽,统领);统监(统率监督;驻于保设国或属地的长官)
总括;合而为一;统一;
大一统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统楫群元。--《汉书·儿宽传》
统大魁以为笙。--《文选·潘岳·笙赋》
又如:一统(统一);统税(货物总纳税一次,其余不再征收者);统考(统一考试的简称);统货(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);统捐(捐税名。货物在一区域内缴税后,可于该地区内通行无阻);统括(归纳。总概括);统一发票(政府为防止漏税,规定商号一概使用同一种发票);统括(总括);统论(总论):统观(总的观察)
管理;治理
昔者,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又如:统内(管辖范围之内);统和(统理协和);统治(统率治理);统理(统辖治理)
犹“通”
穿通;。如:统院(相互穿通的前后院)
泄露。如:统出(泄露出去);统漏(泄露)
统<副>
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通通”、“全”、“全部”;。如:这些东西统归你用;统体(全体,全部);统是(都是;全是);统通(通通。表示全部)
统<量>
用于木材、石碑等。如:立一统碑碣;碑碣数十统
古时用以纪年。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