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<形>
(形声。从心,中声。本义:忠诚无私,尽心竭力)
同本义;;
不可谓忠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忠之属也。(忠,尽力做好本分的事。)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为忠善者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
志虑忠纯。
君子以为忠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尽心于人曰忠,不欺于己曰信。--宋·司马光《四言铭系述》
又如:忠贞廉士(忠诚坚贞廉洁的人);忠孝带(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,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);忠敬(忠诚恭敬)
忠厚
交不忠兮怨长。--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
又如:忠嘉(忠厚善良);忠笃(忠厚笃实)
忠<动>
尽忠。特指事上忠诚
忠陛下之职分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
忠而被谤。
又
求忠以自为。
忠孝如古人某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忠功(尽忠建功);忠效(尽忠效力);忠益(尽忠报效的益处);忠孝(忠于君国,孝于父母);忠略(忠于君国的谋略);忠情(忠于君国的感情)
忠<名>
忠臣
莫不欲求忠以自为。--《屈原列传》
通“中”。中间,适中
忠人之和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
则有仇讐之忠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高亨云:“忠,借为中。”
姓
财<名>
(形声。从贝,才声。本义:财物)
同本义(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,包括米粟在内)
财,人所宝也。--《说文》
财,货也。--《广雅》
以九赋敛财贿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泉谷也。”
与其财用。--《周礼·职方式》。注:“帛谷货贿也。”
先财而后礼。--《礼记·坊记》。注:“币帛也。”
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。--《礼记·聘义》。注:“谓璧琮享币也。”
财之为言才也。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。--《六书故》
乘其财用之出入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
暮而果大亡其财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苟粟多而财有余,何为而不成?--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资财(资金与财物);生财;地财;浮财;洋财;邪财
财富;财产
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务本节用财无极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
又如:钱财;敛财(搜括钱财)
姓
财<副>
通“才”。仅仅
财令陵为助兵。--《汉书·李陵传》
士财有数千。--《汉书·李广利传》
通“纔”。刚刚
乃为小冠,高广财二寸。--《汉书·杜钦传》
财<动>
通“裁”
裁成,裁制
天地交泰,后以财成天地人道。--《易·泰》
一天下,财万物,长养人民,兼利天下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财制礼义之宜。--《淮南子·要略》
裁断,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;
凡物载名而来,圣人因而财之,而天之治。--《管子·心术下》
斩山木而财之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节制,制裁;
民重则君轻,民轻则君重,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。--《管子·揆度》
财非其类,以养其类,夫是之谓天养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杀,自杀
于嗟不可悔兮,宁早自财。--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