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<名>
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
正,岁之首月,夏以建寅月为正,殷以建丑月为正,周以建子月为正。--《集韵·清韵》
箭靶的中心'
终日射候,不出正兮。--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
引申为目标
刑(形)名已立,声号已建,则无所逃迹若正匿。--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正<动>
通“征”
征税
正其货贿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司门》。郑注:“正,读为征。”
唯加田无国正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司勋》
谨正盐筴。--《管子·海王》。李哲明云:“正,税也,正、征古字通用。”
出兵,征讨x
予畏上帝不敢不正。--《书·汤誓》
故诸侯服而无正。--《管子·山至数》
司马弗正。--《礼记·燕义》
正<形>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、目标,下面是足(止),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。本义:不偏斜,平正)
同本义
席不正不坐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有绳不以正。--《吕氏春秋·君守》。注:“正,直也。”
稍稍正坐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泰山正南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正则无景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斫其正。
又如:正门;正厅;正殿;正宫;正所儿(正屋);正阳(日中之气);正锋(中锋);正院(正中的院子);正分(正半,恰好一半);正胁(三分牲牛之胁,中胁为正胁);正位(中正之位);正东;正上方;正前方;正南;正交;正情(端庄的情态)
图形各边、角都相等。如:正印(正方形的官印);正方形;正多边形;正方体
正直,正派;
平心持正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正人君子;忠正;廉正;正明公道(正大光明,不偏私);正明交易(正大光明的事);正士(正直之士);正人(正直的人;品行端正的上等人)
纯正不杂(多指色、味)
古书之正。--唐·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正而不至焉。
正赤如丹。(纯红得像朱砂。正:纯;丹:朱砂。)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正一(纯真之一);正意(纯正的心志);正黑(纯黑色);正风(纯正的民歌;纯正的风气);正性(纯正的禀性);正味(纯正的滋味);正青(纯青)
作为主体的,与“副”相对
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。--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正职;正角;正团长;正房大院(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较大活动场所);正赋(主要的赋税。指地丁税)
正当;合适
虽成败事异,而同居正号者,竝列于篇。--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
名不正则言不顺。--《论语·子路》
又如:正号(正当的名号);正条儿(比喻正经、非淫乱之事);正用情借(正为有正当用途托情借债)
有关正电,由正电组成,或带正电。如:正电子;正离子
代数上为正号;大于零的。如:正数;正号
正点;。如:十二点正;正午
正面,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
从搭连中取出个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这张纸正好都很光洁
正<动>
通“整”。使正;整理;端正
立必正方,不倾听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
正尔容。
正冠而缨绝。--《庄子·让王》
又如:正家(端正家风);正襟(端正衣襟);正德(端正自己的德行);正己(端正自己的思想、言行)
整治
居者思正其家,行者乐出其途。--柳宗元《全义县复北门记》
又如:正世(整治世道);正域(整治封疆);正治(治理;整治)
纠正;改正,匡正
以正晋国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正法则,选贤良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政以治民,刑以正邪。--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就有道而正焉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正身以黜恶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正历(改订历法);正订(订正;改正著作中的谬误);正俗(匡正风俗);正曲(矫正枉曲);正主(匡正君主)
正法,治罪x
贼杀其亲,则正之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
决定,考定
以土圭正日景。--张昭远《旧唐书》
正<名>
官长;君长
昔先正保衡,作我先王。--《书·说命下》
又如:正受(编制以内的官员);酒正(酒官之长)
正常情况,正命,正常寿限
百岁之命,是其正也。--王充《论衡》
嫡长子,与“庶”相对'
诸侯与正而不贤也。--《谷梁传》
妻,旧时代敬称人妻为“令正”
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。--房玄龄《晋书》
又如:正头娘子(正妻;大娘子);正头妻(正式的、合法的妻子);正夫人(嫡妻,正房夫人);正嫡(正室,嫡妻;又指正室之子)
道理,规律;
尽璇机之正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通“政”。政治,政事;
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者。--《尚书大传·皋繇谟》
古者文武为正均分。--《墨子·兼爱下》
虽天子三公问正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通“证”。凭证,证据;
必有正焉。--《仪礼·士昏礼》
指九天以为正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指苍天以为正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
姓
正<副>
正好,恰好;
六合正相应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正称下情(正合心意;正中下怀);正没理处(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);正未有艾(正无穷期);正如你所说的;大小正合适;正要(刚要;正预备)
表示动作、状态的进行,持续,正在;
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苏轼《浣溪沙》
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正然(正在);正下着雪
仅;只
乃自吴寻二陆,平原不在,正见清河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门》
端正地;;
宾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方,刚刚;x;
我思舜,正郁陶。--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公然;显然
正告天下。--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
总是
何以正善人少而恶人多。--《世说新语》
正<代>
这么;这样;
今年怎正利害?--《老残游记》
又如:怎正大;怎正多
年<名>
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禾”,下面是“人”,禾谷成熟,人在负禾。小篆字形,从禾,千声。本义:年成,五谷成熟)
同本义
秊,谷熟也。--《说文》
五谷皆熟为有年也。--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
五谷大熟为大有年。--《谷梁传·宣公十六年》
丰年多黍多秊。--《诗·周颂·丰年》
有年。--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。疏:“年训为稔。”
尔厥有干,有年于芘洛。--《书·多士》
又指一年的收成
凶年免于死亡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
凶年不免于死亡。
又如:年登(谷物丰收);年荒(谷物歉收);年丰(年成丰收);年饥(年成荒歉);年灾(自然灾害)
时间单位。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/4太阳日的周期
禹八年于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今年;去年;年把(一年左右的时间);年根(方言。年底);年复一年(一年又一年);年课(一年征收的税);年谷(一年中种植的谷物);年常(常年,经常)。又指朔数。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,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。如:年脚下(年尾,年底);年集(阴历年底的集市)
年节;
新年正月,公子回家拜祖父、母亲的年回来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过年;新年;拜年;年酒(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);年敬(年礼。年敬送的礼物);年开(谓新年开始);年对(春联);年羹(过年时吃的羹汤);年团(过年吃的团子)
年纪,岁数;
年且九十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时年七岁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周处年少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彼与彼年相若,道相似也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永生五年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又如:年计(年纪;岁数);年腊(年纪;岁数);年齿相等(年龄相当);年齿相悬(年龄相差悬殊);年台(对同年的尊称);年朽(年纪衰老);年位(年龄和爵位);年次(年龄的顺序);年侵(年纪渐老);年高望重(年纪大,名望高);年期(年纪的期限);年辈(年龄和行辈);年德(年龄德行)
寿命;一生的岁数
人固不可以无年。--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
又如:年寿(人的寿命);年力(年龄与精力);年迫日索(老年逼近,余日不多);年祚(人的寿命;指立国的年教);年衰岁暮(年纪衰老,寿命将尽);年在桑榆(比喻垂暮之年);年运(年寿和气运)
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'。如:童年;幼年;少年;青年;中年;老年;年艾(年老。五十岁叫艾);年耆(年老);年衰(年老);年弱(年轻);年暮(晚年)
年代。如:年世(年代;年数);年候儿(方言。年头儿;时代);年湮世远(谓年代久远);年韶(指美好的青春时代);年名(年号名)
日期,指某一确定时间。如:年庚(泛指年份和日期);年时(当年,往年时节;去年);年劳(任职的年数和劳绩)
岁月,泛指时间;。如:年灾月晦(倒霉时运);年年防俭,夜夜防贼(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);年所(年数);年律(年月,年岁);年流(年光流逝);年深(时间久长);年运(谓岁月不停地运行);年赊(年月长久);年数(泛指时间)
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物品
接袭人家去吃年茶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年帖(春帖);年物(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);年春(新春);年茶(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)
假借为“佞”。奸巧谄庾,花言巧语的人
使王近於民,远于年,啬於时,惠於财,亲贤使能。--《大戴礼·公符》
姓
年〈形〉
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x
你我年谊世好,就如至亲骨肉一般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年家(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);年伯(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);年谊(同年登科的关系);年侄(年兄之侄);年叔(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)
每年的。如:年产量(指一年生产的数量);年年岁岁(每年);年计(年度预算);年租(每年的租税);年芳(指美好的春色);年柳(春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