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<动>
(形声。小篆字形。从土,才声。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。本义:存活着,生存,存在)
同本义;x
在,存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字从土,与坐同意。
见龙在田。--《易·乾》
父母在,不远游。--《论语·里仁》
疾在腠理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病在肌肤。
则无所不在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在往者,在来者。--《大戴礼·曾子立事》
又如:在生日(在世时);祖父已经不在了;在日(在世之日);在堂(母亲健在);父母健在
居于,处于;
朕在位七十载。--《书·尧典》
在河之洲。--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
公在乾侯。--《春秋·昭公三十年》
在冀州之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平原不在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人在室中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其在一室。
又如:文件在桌上;在侍(儿女在父母身旁);在室(女子未婚);在丧(居丧)
在于;决定于;;
山不在高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水不在深。
不在他人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全在我少年。
又如:贵在坚持;这事在你自己;要学习好,主要在自己努力;在道(在于正道)
留在某团体,属于某团体;。如:在党不在党?在籍(在官籍上注名);在官(在职为官);在服(在职,居官);在事(居官任事);在栋(官居高位);在势(当权)
省视;观察
存往者,在来者。--《大戴礼记》
存问,问候
寡人淹恤在外,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,吾子独不在寡人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
到
把橹一摇,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。--《水浒传》
在<介>
表示动作、情状所涉及的处所、时间、范围等;;
宜在今日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便在前发。
在药则未为良时。(在药就药材来说。)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又如:在研究所工作;在梦中;在夜里;在某种情况下;在斯(在这里);在道(正在途中);在里(在军中;在里);在假(在假期中);在官言官(官: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。引申为地方。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);在堂(在屋里)
从
正在五岳楼下来,撞见个诈奸不及的,把娘子拦住不肯放。--《水浒传》
在<副>
才;正在;犊
又如:在建造
在<助>
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,相当于“得”
诗酒尚堪驱使在,未须料理白头人。--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表示一定的语气
烦君惜此根株在,乞与伶伦学凤凰。--王安石《华严院此君亭》
相当于“着”
料想双亲像,他每留在。--《琵琶记》
在<名>
地方;处
吾犹不能之(到)在。--王充《论衡》
无日不营,无在不卫。--《辽史·营卫志上》
姓
国<名>
(会意。从“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“国”)。“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邦国)
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“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“全国”
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新书·过秦论上》
又如:齐国;晋国;郑国
国都,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。又称国城,国邑
国中九经九纬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城内也。”
三曰国禁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。注:“城中也。”
在国曰市井之臣。--《孟子》。注:“谓都邑也。”
土国地漕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愿君顾先王之宗庙,姑反国统万人乎!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国中(王城之内;国内);国人(国都中的人);国迁(国都迁徙);国阴(都城北郊);国郊(国都周围地名);国禁(古代国都中的禁令);国邑(城邑);国刑(城中施行的刑罚)
国家;;
聊以行国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国无有残。--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。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》
又如:国纪(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);国帑(国库中的钱币);国禄(国家的俸禄);国课(国税;国家税收);国器(可主持国政的人才)
古代王、侯的封地
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。--《史记·留侯之家》
孟尝君就国于薛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国租(封地的田赋)
帝王'。如:国孝(为皇帝、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);国丈(帝王的岳父);国太(帝王之母的俗称);国姻(帝王的姻亲)
部落
韩凡七十八国。伯济是其一国焉。大者万余户,小者数千家,各在山海间。--《后汉书》
地方
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。--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逝将去女,适彼乐国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家乡
侃欲逊位归国,佐吏等苦留之。--《晋书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