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<名>
(会意。从宀,从寸。宀表示房屋;寸是法度。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。本义:官吏的职责,职守)
同本义;
守,官守也。从门,寺府之事也。--《说文》。寺,廷也;府,文书藏也。
五载一巡守。--《书·舜典》
王巡虢守。--《左传·二十一年》
均地守。--《周礼均人》。注:“地守,衡虞之属。”
纠其守。--《周礼·内宰》。注:“宿卫者。”
虽守者益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。注:“谓地也。”
官司之守,非君所及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节操;操守
妾为情缘,葳蕤之质,一朝失守。--《聊斋志异》
秦代郡的长官名,汉代更名太守。后时作州、府地方长官的省称。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
守者,秦置也。秦兼天下,置三川守。伊、河、洛也。--蔡邕《独断》
袁有守多惠政,民甚爱之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:郡守;吴起为河西守
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
维梁之西,其蔽曰某山,某守曰兴州。--唐·柳宗元《兴州江运记》
原则,规范,准则。如:有为存守;喜之以验其守
守<动>
遵守;奉行;;
故治国无法则乱,守法而弗变则悖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荆州守文,岂能作意表行事。--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
某亦守法,与公甚相得也。--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又如:守官箴(遵守为官之准则);守古(遵守古训);守数(恪守法规)
坚持,保持;保守;
守成上文,遭祸右武,未有易此者也。--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
村南有夫妇守贫者,织纺井臼,估读勤苦,幸获名成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田横,齐之壮士,犹守义不辱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守一(执一,专一);守经(固守经典之义);守常(遵循惯例,固守常法);守义(固守义理,笃守正道);守孀(守寡。孀:寡妇);守着老一套;因循守旧;守恶(坚持邪恶);守求(坚持索求);守故(守旧;保持原状);守成(继承和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业绩);守阙(承继皇位);守真(保持真元;保持本性);守拙(以拙自安,不愿做官。拙:拙于应付世务)
看守,看管
汤为儿守舍。--《史记·张汤传》
如今我抬举你,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。--《水浒传》
后汉使复至匈奴,常惠请其守者与俱,得夜见汉使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守钱虏(守财奴;财多而吝啬者);守喜婆(接生婆);守生(守候接生);守梓(守灵);守庚申(在庚申日吃斋、静坐不眠);守制读礼(守丧并阅读有关丧祭的礼书)
保卫;防守,与“攻”相对
俾守我王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如:守把(把守;掌握);守备(明清所设武官名称,负责城堡守卫及营房粮饷等事);守政(关于防守的事务);守口(把守关口);守要(把守要隘);守境(守卫边境);守舍(看守门户)
掌管
地广,民众,万物多,故分五官而守之。--《商君书》
收捕
昭应闻此,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。--《战国策》
依靠;依傍。如:守亲(指新婚夫妇婚后一个月须在新房里,时常厮守)
请求
数守大将军光,为丁外人求侯。--《汉书》
守侯;守护
去来江口守空船,绕船月明江水寒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做郡的知州
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亭〈名〉
(象形。战国文字字形,其中“”象矗立的亭柱。小篆以为从高省,丁声。本义: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,供旅客停宿)
同本义。后指驿亭
亭,人所安定也。亭有楼。--《说文》
汉家因秦十里一亭。亭,留也。--《一切经音义经》
亭,停也,亦人所停集也。--《释名·释宫释》
为泗上亭长。--《汉书·高祖纪》
安阳城南有一亭,夜不可宿,宿辄杀人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--李白《菩萨蛮》
如:亭邮(驿站);亭民(驿亭附近的居民);亭寺(驿亭。寺,办公的官署);亭舍(驿亭的客舍);亭传(客栈);亭置(邮亭驿站);亭驿
亭子。有顶无墙,供休息用的建筑物,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
西蜀子云亭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常记溪亭日暮。--宋·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亭东自足下皆云漫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亭西有岱祠。
又如:亭榭(亭阁台榭);亭馆(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);亭槛(亭子的栏杆;亭子);亭院(造有凉亭、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);亭景(亭影);亭落(亭院;村落);亭彩(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、铭旌)
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x
百步一亭,高垣丈四尺,厚四尺,为闺门两扇。--《墨子》
亭卒上楼扫除,见死妇,大惊,走白亭长。--汉·应劭《风俗通》
又如:亭戍(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);亭吏(亭长);亭佐(亭长的副手);门亭(设于城门处的亭);亭卒(秦汉亭中的差役)
像亭子的小房子。
如:书亭;邮亭;亭场(卖盐的地方);亭子间
山梨
枇杷橪柿,亭柰厚朴。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
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-
大率十里一亭,亭有长。十亭一乡。--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
亭〈动〉
养育。
如:亭育(养育,培育);亭毒(养育;化育)
停止。同“停”
其水亭居,冬夏不增减,皆以为潜行地下。--《汉书·西域传上》
又如:亭当(完毕,妥当);亭居(水静止的样子)
亭〈形〉
适中,均衡-。
如:亭匀(均匀,妥贴)
直。姿势挺立的或笔直。
如:亭立(直立;耸立);亭亭秀秀(身材修长,容貌、体态俊美);亭亭款款(身材修长、缓步走动的样子);亭亭植立(花木主干挺拔的);亭亭当当(妥当;合宜);亭亭袅袅(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)
正
鹤迹秋偏静,松阴午欲亭。--《和史宫赞》
又如:亭决(公平的判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