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<形>
(形声。从耳,呈声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口字。即善用耳,又会用口。本义:通达事理)
同本义
圣,通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:耳顺之谓圣。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。
听信之谓圣。--《管子·四时》
睿作圣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传:“于事无不通谓之圣。”
母氏圣善。--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,其所谓忠者不忠,而所谓贤者不贤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圣功(神灵的功力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);圣意(神灵的旨意);圣明(英明)
聪明;才智胜人
圣人莫之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是故圣愈圣,愚益愚。--韩愈《师说》
又如:圣相(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);圣童(智力特优的儿童);圣通(圣明通达);圣智(亦作“圣知”。聪明睿智,无所不通);圣善(聪明贤良);圣时(圣明之时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)
神圣的。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。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;;
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圣虑(帝王的思虑);圣裁(皇上的决定;皇帝的裁决);圣治(皇帝的治理);圣眷(皇帝的爱护);圣聪(帝王的听闻);圣朝无阙事(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);圣寿节(皇帝诞辰纪念日);圣眷隆重(皇帝的深切关怀);圣驾(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);圣鉴(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);圣子神孙(称皇帝的子孙)
刁钻;精灵、乖觉或敏锐、迅速之意。如:圣觉(犹灵感);圣得知(谓迅速灵敏地知道)
圣<名>
精通一事,对某门学问、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。如:棋圣;诗圣
圣人。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;
或圣或否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圣曹(神圣之辈);圣贤(指神佛);圣讳(圣人的名讳);圣经(圣人的经典);圣文(指圣人的文章典籍);圣心(圣人的心怀);圣臣(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);圣法、圣制(古代圣人的法则);圣则(圣人所定的法则);圣轨(圣人的规范);圣神(泛称古代的圣人)
指传说中的神仙等。如:圣诞(泛指神、仙、佛、菩萨的生日);圣贤爷(天上的神灵);圣姑(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);圣女(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;女神)
神通。如:斗圣;显圣
清酒的代称。亦泛指酒古时称清酒为圣人,简称“圣”。如:圣贤
古之王天下者。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
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,其法皆不同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圣父(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);圣主(对当代皇帝的尊称);圣帝(犹圣主、圣君);圣皇(对皇帝的尊称);圣国(称皇帝)
策<名>
(形声。从竹,朿)声。“朿”,指带有芒刺的植物,作“策”的声符,同时兼表字义。本义:竹制的马鞭(头上有尖刺))
同本义。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,包括缰绳之类
軓前十尺而策半之。--《考工记·舟人》
则仆执策立于马前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绕朝赠之以策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
左师为已短策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
伤吻敝策。--《汉书·王褒传》
齐闵王将之鲁,夷维子执策而从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执策而临之。--唐·韩愈《杂说》
振长策而御宇内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如:策辔(马鞭与马缰);策彗(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)
策略;计谋;
立盐铁,始张利官以给之,非长策也。--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本议》
惠文、武、昭襄蒙故业,因遗策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予更欲一觇北,归而求救国之策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又如:上策;下策;失策(策略上失误);策无遗算(谋略周密准确,没有遗漏失算之处)
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,成编的叫做策
单执一札谓之为简,连编诸简乃名为策。--《左传·序》疏
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,则策命之。--《周礼·春官》
书策稠浊,百姓不足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又如:策府(帝王藏书之所);策简(指簿册文书);策牍(简策版牍。后指书写用的纸张)
策书。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、授爵、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。引申为策命;策免
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如:策命(用策书任命);策拜(帝王以策书命官);策文(诏书之类的文告)
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。也指一种议论文体
《治安策》--汉·贾谊
《教战守策》--宋·苏轼
又如:策套(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);策学(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);策题(科举策试的试题);策第(策试和选评)
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(小竹片)
善数不用筹策。--《老子》
又如:策筹(同“筹策”。古代计算工具)
卜筮用的蓍草
詹尹乃端策拂龟。--《楚辞·卜居》
错龟数策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又如:端策(把蓍草摆正)
策<动>
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。引申为驾驭
将入门,策其马。--《论语·雍也》
乘坚策肥,履丝曳缟。--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策之不以其道。--唐·韩愈《杂说》
又如:鞭策;策马(鞭马);策马飞舆(驾马车疾行)
督促;使进步;。如:策厉(督促勉励);策进(促进)
拄着;拄着棍杖。引申为搀扶;架起
策扶老以流憩,时矫首而遐观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策杖(执持拐杖。又称扶杖、拄杖);策踵(扶杖接踵而来);策立(站立)
谋划;策划;
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。--《孙子·虚实》
又如:策效(谋划效力);策驭(谋划掌握);策选(谋划选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