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<动>
(会意。从户,从口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手(又),右边是户(单扇门);用手开门,即开启的意思。后繁化加“口”,或省去手(又)而成“启”。金文又加“攴”成“啓”。现简化为“启”。本义:开,打开)
同本义
启,开也。--《说文》
经传皆作“啟”
公将啟之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疆埸无主,则啟戒心。--《国语·晋语一》
凡啟塞从时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年》。注:“门户道桥谓之啟。”
啟户。--《仪礼·士虞礼》
门启而入。--《左传》
启窗而观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不能启口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启沃(开诚忠告。旧时指用治国之道开导帝王);启扉(开门);启请(开口询问;请教);启户(开门)
启发;教育;;
啟,教也。从攴,启声。--《说文》
不愤不啟。--《论语》
皆啟以商政。--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
啟古献公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佑啟我后人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启诲(开导教诲);启导(开导;启发指导);启机(开启机兆)
出发;起程
正月啟蛰。--《仪礼·夏小正》。传:“言始发蛰也。”
首啟戎行。--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
又如:启行(启程,动身上路);启轮(轮船起航);启锚(谓开船)
开拓;开创
齐桓公并国三十,启地三千里。--《韩非子·有度》
启陨箨以艺粟菽。--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又如:启土(开拓疆域);启设(创设);启业(开创基业)
启奏;禀告;
堂上启阿母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
伏惟启阿母。
某启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又如:启帖(叙述情况的帖子);启白(禀告);启问(陈述;禀告)
烦请;启请。如:启动(套话。劳驾);启烦(套话。麻烦;多劳)
通“跽”。跪;
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通“晵”。省视,察看;
启予足!启予手!--《论语·泰伯》
启<名>
书信
方欲奉启告别,遽辱惠问。--苏轼《与王敏仲八首》
官方文件
官信曰启。--服虔《通俗文》
中国古代指立春、立夏
凡分、至、启、闭,必书云物。--《左传》
惟<动>
(形声。从心,隹声。本义:思考;思念)
同本义
惟,凡思也。--《说文》
臣窃惟事势。--贾谊《治安策》
吾惟之,坚子固不足遣。--《汉书·张良传》
又如:惟思(思虑);惟度(思考忖度);惟念(思念;考虑)
为,是
万邦黎献,共惟帝臣。--《书·益稷》
不变惟何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有
相亦惟终。--《礼记》
听从,随从
大国苟不以为然也,则亦惟命耳。--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
又如:惟惟(听从顺服的样子)
愿,希望
若草庵见毁一节,成功之后,万惟留心。--《英烈传》
又如:惟所欲为(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任意而为)
在于
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惟<副>
用来限定范围,相当于“只有”、“只是”
惟明克允。--《书·舜典》
惟士为能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惟闻女叹息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惟吾德馨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惟有乳下孙。--杜甫《石壕吏》
惟手熟尔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惟,独也。常语也。或作唯、维。--清·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
又如:惟一惟精(精诚专事,毫无杂念);惟义是从(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);惟口起羞(谓言语不慎,招致羞辱);惟利是求(一心为利,别的什么都不顾);惟精惟一(精纯专一)
表示动作、行为的重复,相当于“又”。如:惟新(更新)
相当于“犹”、“还”
惟,犹犹也。--裴学海《古书虚字集释》
用在句首,表希望、祈使
先王无流连之乐,荒亡之行,惟君所行也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惟思既往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惟思将来。
惟留恋也。
惟希望也。
惟<连>
表示并列关系,相当于“与”、“和”
告尔四国多方,惟尔殷侯尹民。--《书·多方》
表示顺承关系,相当于“则”
德威惟畏,德明惟明。--《书·吕刑》
表示让步关系,相当于“即使”、“虽然”
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。--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
惟<介>
由于,以
亦惟汝故,以丕从厥志。--《书·盘庚中》
惟<助>
用在年、月、日之前
惟二月既望(既望:农历每月十六日)
用于句首,无实义
惟士无田,则亦不祭。--《孟子》
用在句中,起调整音节的作用
无疆惟休,亦无疆惟恤。--《召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