萌<名>
(形声。从艸,明声。本义:草木的芽)
同本义
萌,草芽也。--《说文》
句者毕出,萌者尽达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句,屈生者;芒而直曰萌。”
乃舍萌于四方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占梦》
是其日夜之所息,雨露之所润,非无萌蘖之生焉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目注勾萌,以望其拆。--《聊斋志异·葛巾》
又如:萌甲(嫩芽,花木的芽苞)
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;开端
圣人见微而知萌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又如:萌兆(预兆);萌象(事物的萌芽和征象);萌孽(祸端;邪恶)
通“民”、“氓”。人民
奸巧边萌。--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
轨谓高田之萌曰。--《管子·山国轨》
又如:萌人(乡民);萌俗(民俗);萌庶(萌隶。百姓);萌黎(人民,平民);萌隶(平民,人民)
通“甿”。农民
四鄙之萌人闻之。--《墨子·尚贤上》
萌<动>
草木发芽
草木萌动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又如:萌茁(草木发芽);萌动(开始发芽);萌发(发芽)
开始;产生;
知者见于未萌。--《商君书·更法》
亲法,则奸无所萌。--《韩非子·心度》
今日反情已萌,可速诛之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萌阳(新生的阳气。我国古代谓宇宙间有阴阳二气,阴主衰落,而阳主新生);萌达(发生滋长);萌通(萌发生长);萌起(开始;发生)
萃<形>
(形声。从艸,卒声。本义:草丛生的样子)
同本义
萃,草盛貌。--《集韵》
通“悴”
又如:萃辱(劳苦和屈辱);萃恶(脸色憔悴)
通“崒”。如:萃萃(崒崒。巍巍高大的样子)
萃<动>
引申为聚集,聚拢;
翡翠胁翼而来萃兮。--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
缙绅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计所出。--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萃于一堂
又如:荟萃(会集);萃止(聚集。止,语尾助词);萃次(汇总并按次序编列);萃萃(聚积的样子);萃丛(聚集的样子)
萃<名>
群,类。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
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又如:萃类(同类;同僚)
萃集
聚集
港口船舶萃集
萃聚
聚集
各族人民萃聚在一起
萃取
x∶用溶剂处理去掉可溶物质
x∶用溶剂彻底除去不需要的成分
相继用水、酒精和乙醚萃取药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