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〈动〉
(会意。从口,从丂(供神之架),表示在神前歌唱。“可”似为“歌”字的古文。①本义:唱②引申义:许可)
许可;同意;准许;;
可,许可也。--《广韵》
去不我可。--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其殆不可乎?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难蜀父老》。注:“不可,犹不堪也。”
距关,毋内诸侯,秦地可尽王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也。--陈寿《隆中对》
又如:不可;可许(准许);可传(可以传后;可以传授;可以流传);可则(可作准则);可风(可为风范)
能够;可以;
可使以其技鸣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可与俱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可以一战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可治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可得闻与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(与通“欤”。)
又如:可刚可柔(可以强硬可以温和。指刚柔并用,恩威兼施);可否(能不能;可以不可以);可胜(岂能忍受)
值得,堪;
可爱者甚藩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又如:可歌可泣;可观(值得观览,有观览的价值);可矜(值得怜悯);可堪(那堪,怎堪);可怜相(值得怜悯的样子)
相称;适合
其味相反,百皆可于口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又如:可体(合身);可手(合手,称手);可式(正合适);可愿(符合愿望的事;符合愿望);可意种(如意的人)
适合于…(如人意、人心)。如:可人意(使人满意、喜爱);可疑(令人怀疑);可儿(趁人心意的人儿);可伤(使人悲伤);可怜见(使人生爱怜之情;可怜);可噩(亦作“可愕”。使人惊讶)
应当,应该
及平长,可娶妻,富人莫可与者。--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
又如:可要(应该,须要。表示期望);可知道(须知)
病痊愈()
只见宋江暴病才可,吃不得酒肉。--《水浒传》
可〈形〉
善,好
阻而鼓之,不亦可乎?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况君前途尚可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合意,认为正确,是;对;
然则古之无变,常之毋易,在常古之可与不可。--《韩非子》
适当;;
驴至则无可用。--柳宗元《黔之驴》
又如:可式(安放得当);可可(恰巧);可恰(正好,正合适);可道(可真是,正是)
满的
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可〈副〉
可是;却
可怎生糊突了盗跖、颜渊。(意思是,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?跖,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,过去被诬称为“盗跖”。颜渊,孔子弟子,被推崇为“贤人”。盗跖、颜渊,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。)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劳动艰苦,可大家干劲十足
大约、近似
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(可百许头,大约有一百来条。)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可值千万余。--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又如:重可千斤;年可十八;可四千余人
就,便;。如:可便(便,就)
用在问句里,加强语气。如:你可听过他杀过人?
岂,难道,,.。如:可不(岂不;岂不是);可不道(岂不知,岂不闻);可不的(岂不是)
表示程度x
可哀痛。(使人感到哀痛。)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可动人了;人可多了
表示久望而获.。如:我们等了你好久,你可回来了
无义。语助词
我孩儿安心,省可烦恼!--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
表被动的助动词
可使报秦者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调<动>
(形声。从言,周声。本义:声音调和;协调)
选拔或提拔官吏
调故吏。--《汉书·昭帝纪》。注:“谓发选也。”
调关东轻车锐卒。--《汉书·宣帝纪》
十年不得调,亡所知名。--《汉书》
婿竟不调。--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又如:调头(换地方;自主的妓女迁居);调职(公务员调换服务单位)
征用,提取,征发;;
特选横调。--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。注:“征也。”
又如:调发(征发);调练(征调操练);调取(发命令取人)
调动;
我是个调虎离山计,哄你去来征战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调人;调干部;调遣;调阵子(调阵。舞台上演员扮兵将调兵布阵的样子);调补(调动填补官职空缺);调派(分派);调拨(调遣分派);调三惑四(挑拨离间)
转动;。如:调眼色(眉目传情,用目光示意)
计算;调查
调立城邑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要害之处,通川之道,调立城邑,毋下千家。--《汉书》
耍弄。通“掉”。如:调嘴(卖弄口舌。即耍嘴皮子);调慌(撒谎);调嚣虚(弄虚头,作假);调罨子(耍弄花招);调嘴弄舌(耍嘴,卖弄口舌)
同“掉”
杨志调过朴刀便打。--《水浒传》
调<名>
腔调,一个地区的本地人或居民的典型的言语习惯。如:他带山东调;调类(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分类);调符(用来分别字音声调的符号)
构成句子或词组语调成分的某种特有的音调或音调变化。如:高调
曲调,单个音符或乐音的节奏上的编列,音乐的旋律。如:二黄调;四平调;调性(音乐名词);调门(中国传统剧曲的歌唱者对于音调高低的音乐名词)
调式,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、和谐好听的一组音。如:大调
格调,人的才气风格。
谁爱风流高格调。--唐·秦韬玉《贫女》
又如:才调;雅调
意见、主张的基本倾向。如:论调;唱高调
调<形>
(形声。从言,周声。本义:和谐;协调)同本义;
调,和也。--《说文》
合得周密谓之调。--《贾子道术》
调和乐也。--《荀子·臣道》
弓矢既调。--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
调悦者,情之道也。--《大戴礼记·子张问入官》
调而应之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帝善其调达,乃敕一御妓奏笛。--《晋书·桓伊传》
若水旱不调,宁燥不湿。--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
又如:调元(调和大化阴阳的元气);调序(调和);调琴(调和琴弦,弹琴);调畅(调和通畅);调适(调和顺适);调调(风吹物摇动的样子);调变(调和,调理)
调<动>
调节;
调竽笙篪篁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又如:调排(调整安排);调风(整顿风俗);调气(调节四时的气候);调息(调节呼吸)
驯服;训练;;
无鞭策,虽造父不能调驷马。--《盐铁论》
调治;调养(调治保养)
法酒调神气,清琴入性灵。--刘禹锡《昼居池上亭独吟》
又如:调鼎持衡(比喻治理国家);调息(调养休息);调治(医疗;疗治)
嘲笑
唐僧渊目深而鼻高,王丞相每调之。--《世说新语》
如:调喉(取笑);调侃(用言语戏弄;嘲弄)
搀合。
如:调三窝四(搬弄是非);调白(挑唆);调味
经搅拌、摇晃不同物质混合x;。
如:调和鼎鼐(在鼎里调和食物。比喻辅佐皇帝治理国家。亦喻宰相之职);调匀;调色
调节音高或使之入调。
如:调弦;调高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
演奏
何处调琴,惺惺地把醉魂呼醒?--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
调济
故盐铁均输,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,罢之不便也。--《盐铁论》
调戏;
李师师再与燕青把盏,又把言语来调他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调光(勾引;调情);调引(引逗;勾引)
掷;丢
我看了,搬起一块大石,调打下去。--《西游记》
耍;;。
如:调嘴调舌(耍嘴皮);调嘴(耍嘴皮子);调脾(耍脾气;顽皮)
调弄,弹奏
可以调素琴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调<名>
烹调,调味
一鼎之调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