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<动>
(形声。从寸,酱省声。从“寸”,表示与手有关。本义:将领,带兵的人)
扶持,扶助
将,扶也。--《广雅》
无将大车。--《诗·小雅·无将大车》
天不我将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为人将车。--《史记·田叔传》。索隐:“犹御车也。”
吏谨将之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。注:“持也。”
又如:将美(助成好事);将引(扶助收纳);将扶(扶持;搀扶);将助(扶助;支持)
奉行,秉承
使臣将王命,岂不如贼焉?--元结《贼退示官吏》
又如:将明(大臣的辅佐赞助。将:奉行;明:辨明);将命(奉命)
送行
耒者弗迎,去者弗将。--《淮南子·诠言》
又如:将意(致意);将迎(送往迎来);将送(送行;遣送)
携带
将家就鱼麦,归老江湖边。--元结《贼退示官吏》
又如:将雏(携带幼禽);将带(携带);将领(携带)
带领;
将胡骏马而旧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又如:将领(带着;率领);将御(统帅领导);将家(带领家人);将引(引导,带领)
顺从;随从;
备物以将形。--《庄子·庚桑楚》
将自何所至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:将顺(顺着趋势推动以加速其成功)
供养;奉养
不遑将父。--《诗·小雅·四牡》
不遑将母。
又如:将父(奉养父亲);将帮(奉养)
调养;保养;;。如:将理(休养,调理);将爱(保养爱护);将护(调养护理)
传达;表达x。如:将诚(表达诚意);将意(表达心意);将命(传命)
方∶兽类生仔。如:钱放着也没有用,又不能将羔
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。如:当头炮一将
行,进;
日就月将。--《诗·敬之》
进用,吃。如:将食
使用
菩萨将甚兵器?--《西游记》
将<副>
就要;将要;
君将若之何?--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
天将降大任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将以实笾豆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将衒外。
将恐深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将益深。
将以有为也。(这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,见于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序》。文天祥引用此语,说明自己想忍辱留生,以图大举。)--宋·文天祥《<指南录>后序》
柳条将舒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将自此始。
又如:将引(将要;即将;带领);将然(指将要发生的事);将欲(将要;打算)
必,必定
将拜君赐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将有所不可。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民将不安。
又如:把一切朋友都得罪了,其结果将使我们自陷于孤立
才;乃;刚刚;正。如:将在(刚刚)
将近
将五十里也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》
岂;难道…?
若无然,民将能登天乎?--《国语·楚语》
将<介>
相当于“拿”、“取”;
将雌剑往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将子头来。
又如:将着(拿着;带着);将天就地(谓以高就低);将本求利(用本钱谋求利润);将李代桃(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)
相当于“把”、“用”
将身后托汝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将革命进行到底
在;于;。如:誓将死里求生路
将<连>
连接意思平等的词或词组,表示并列关系,相当于“又”,“且”。例如:将信将疑
如果;假若
吾将再病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--《孙子》
或;抑
将有人主张之乎?将无人主张之乎?--孟郊《上常州卢使君书》
将<助>
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、行为的趋向或进行。在现代汉语里见于方言
宫使驱将惜不得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大虫去了一盏茶时,方才扒将起来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走将出来;叫将起来;赶将上去
军<动>
(会意。金文字形,从车,从勹。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。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,驻扎时,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,以防敌人袭击。本义:围成营垒)
同本义
军,圜围也。--《说文》
军,围也。--《广雅》
军于庐柳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注:“犹屯兵粮储也。”
疏而不可蹙,数而不可军者,在于慎。--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
攻杀
凡盗贼军,乡邑及家人,杀之无罪。--《周礼》
指挥作战;
祝聃射中王肩,王亦能军。--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
建德不能军,以百余骑走饶阳。饶阳无备,因取之。--《新唐书》
驻扎。如:军屯(指驻屯的军队)
从军
越国女,尚耍白猿,教俺替爷军。--明·徐渭《雌木兰》
军<名>
军队;;
击破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虽入军无忿争之心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亮身率诸军攻祁山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两军人马杂遝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英法联军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敌军已近寨。
军中发枪之号。
又如:军变(军队哗变);军流(充军流放);军律(军法,军纪);军门(军中长官、总督、将帅等;营门;衙署)
军队的编制单位。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。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、中、下三军,历代沿用其名,人数多少不一
五旅为师,五师为军。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
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
万人为一军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。注:“齐制也。”
全军为上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破军次之。
又如:歼敌一个军;军主(主一军,一军的主帅);军副(一军之副将)
兵种,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。如:海军;空军;陆军;青年军;军仗(持兵器的仪仗护卫)
士兵
军皆殊死战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明初实行卫所制度,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“军”。如:军众(士卒);军健(兵卒);军健(士兵);军牢(士兵,军卒);军班子弟(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);军丁(兵卒;士兵)
部队中的官兵。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。如:军分(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)
营房,军营。如:军壁(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);军垒(有营墙的军营);军阵(军营);军门(军营的门)
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。与府、州、监同属于路
奉化军节度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今为宋江军。
唐于设兵戍守之地,设置“军”、“守捉”、“镇”、“戍”等。安史之乱后,内地也设“军”。如汴州设宣武军。“军”与“守捉”的将领称使;“镇”与“戍”的将领称镇将
阵地
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。--唐·高适《燕歌行》